一学者研究发现 蚌埠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主簿衙 同治二年设立的三县司只能居于其后

淮河晨刊 2020-01-09 08:36 大字

本报记者陈瑶

蚌埠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认为是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设立的三县司(亦称三衙司)。最近,蚌埠市文化学者冯淮南多方查找资料,经过数年研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设立于乾隆54年的主簿衙才是蚌埠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三县司是承接主簿衙蚌埠的第二个地方行政机构。根据冯淮南的研究推断,蚌埠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机构的时间应该至少提前73年。

史料中发现的蹊跷

根据《蚌埠市志》记载,清初,凤阳府为江南省领,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一块属于蚌埠,并首设独立行政机构三县司,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直属凤阳府。

因为这段记载,世人一直认为蚌埠设立一级行政机构是始于同治二年。

几年前,在查看《皖志述略》这本书时,冯淮南在《蚌埠市》的篇目中看到:“《清史稿·地理志》:清初废临淮县入凤阳,凤阳县有蚌埠镇,津浦铁路所经,县主簿驻此。1947年析凤阳县地设蚌埠市。”,这段记载一下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一段话有两点是以往市志中没有记载的信息:一是蚌埠清初就是镇。二是县主簿驻在这里。但是,这段话十分简略,什么时候设置的镇?县主簿什么时候驻蚌埠的?设镇和县主簿驻此是同一时间吗?原因是什么?都没有说。冯淮南意识到这对蚌埠历史来说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因为以前包括《蚌埠市志》等志书资料都是记载“三县司”是蚌埠的第一个地方行政机构。这显然与“清初”蚌埠已经是个镇的说法有些对不上。

乾隆年间蚌埠已是繁荣集镇

为了搞清情况,把史料做扎实,冯淮南前后多次去了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

在翻阅了大量史料后,冯淮南掌握了关于蚌埠设行政机构的更多内容。他告诉记者,清初,蚌埠确实就形成了集市,被称为凤阳边陲的“蚌埠集”,后被称为“老蚌埠”。这要追溯到1716年,清康熙54年,凤阳关在蚌埠设立纳税关口。到了乾隆年间,形成了蚌埠集,1754年,清乾隆19年,凤阳县设蚌埠镇。

蚌埠在乾隆年间,就十分繁荣富庶,而且设了镇,不是店、也不仅是渡口。“志书明确记载,蚌埠镇在乾隆年间就是一座十分繁荣、有东岳庙等不少庙宇的、远近闻名的盐粮交换大集镇。蚌埠镇还很重视文化,文庙按规制必须是县级才能建,蚌埠当时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很早就建了文昌阁和魁星阁。这里不是乡村野店,不仅是渡口,下游淮阴的盐,上游的粮食,都运到这里交换。此时,有更多的人迁居于此,蚌埠就此形成较繁荣的集镇。”冯淮南说,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淮河南岸老蚌埠,是蚌埠开埠以前最为辉煌的时期。

蚌埠设行政机构时间提前了73年

既然在乾隆年间蚌埠已是繁华的集镇,会不会在那时就已经设置了行政机构?冯淮南找到了乾隆凤阳府志,整本书翻遍了也没找到和蚌埠最早设置行政机构有关的内容。

为何没有?冯淮南回去一想,突然反应过来,都是当朝人记前朝事,设主簿衙如果是乾隆时期的事,只能在嘉庆年间志书才能有记载。第二天,他又赶去图书馆,果然在嘉庆凤阳府志中找到记载,乾隆54年凤阳县决定在蚌埠设立主簿衙。《大清一统志》中明确记载:“蚌埠集在凤阳县西北五十里,界灵璧、怀远两县,水陆交冲。本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90年)由县城移主簿驻此。”

后来,在其他资料中,冯淮南还找到主簿衙就设在小蚌埠,后来的三县司也是设在这个主簿衙址。根据相关资料相互印证,这样,冯淮南就把蚌埠第一个政权机关的设立时间的历史,从同治二年向前推进到乾隆五十四年,向前推了73年。

主簿衙到底管点啥可以设立衙门的主簿到底是何品级?

冯淮南介绍,根据清制,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县。除此之外,下面还设有县丞、主簿等事职及典史等事务性官员。主簿与县丞一样,为知县的副手,但品级比县丞低,只有正九品。主簿的来源有监生、吏员、宣课司大使、兵马司吏目、司狱、府税课司大使、州吏目、府仓大使、巡检、典史、道库大使。主簿任满若予以升任的话,可以升为州判、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盐运司知事、按察司照磨。主簿的设置与县丞类似,有自己的专署办公,与县丞分管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事繁之县设,事简之县可不设。县丞和主簿是知县的“佐贰”(辅佐人员)。知县掌一县治理,主要是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典史掌稽检狱囚。主簿管理钱粮税赋和巡捕等事务。主簿有专门的管理职权,还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衙门。

由此可见,主簿可以设衙,而且负责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事情繁杂,也有不小职权。而且,主簿既然被派到蚌埠镇专管一方之事务,开衙设役是必然的。

为什么主薄衙设在蚌埠?

冯淮南认为,蚌埠在乾隆年间日益繁荣,1754年,清乾隆19年凤阳县设有蚌埠镇。当地需要有人驻守处理税务、户籍、粮马、巡捕等事务。而且,蚌埠镇因位于三县之间,比较偏僻,乾隆年间成淮盐集散地,也成为私盐贩运的场所。1716年清康熙54年凤阳关在蚌埠设立纳税关口。由于商业繁荣,为了及时征税,需要官吏驻守。

紧靠淮河北岸的小蚌埠,位于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的交界之上,有“鸡鸣狗叫闻三县”之说。它的疆界,东至泰山庙,西至火神阁,北至西大庙。老百姓用“灵璧无河(淮河),怀远无街(正街),凤阳无乡(乡村)”,来概括它的地理区划。小蚌埠是个“三不管”地带,每有事故发生,三县互相推诿,不断扯皮,也需要有官吏驻此便于及时处置事务。

从《凤阳府志》、《凤阳县志》等志书上看,凤阳县有派县丞、主簿驻守县境内繁华冲要之地的做法。因此,1790年在小蚌埠正街开设的主簿衙,是蚌埠历史上第一个衙门。因为事务繁多,主簿自然要带一些衙役处理事务。在过去交通靠车马的条件下,一般事务自然由主簿决断。凤阳县是凤阳府的首县,从凤阳县派出主簿长驻蚌埠,说明当时凤阳县对蚌埠的重视,也说明蚌埠此时的重要性。这是凤阳县加强对凤阳县境边的蚌埠镇管理的行政措施。从1790年到1863年,这个主簿衙共存在73年。三县司建立,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一直到民国初年,由凤阳县二区保卫团取代。三县司从1863年到1912年,三县司共存在49年。这样,从1790年到1912年,蚌埠地区地方行政机构为主簿衙——三县司——保卫团,共122年。

通过采访了解到,冯淮南父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蚌埠,在蚌医附院从事医务工作。冯淮南本人从小就在蚌埠上学,除了下放两年多时间外,一直都在蚌埠生活和工作,对蚌埠感情很深。他多年从事地方史研究,他现在正准备把有关研究蚌埠的史料分类整理,拟把《蚌埠风俗》等资料汇编成书,为蚌埠的历史文化做点实事。

新闻推荐

凤阳严把“三关”提升法援工作水平

本报讯今年以来,凤阳县法律援助中心严把“三关”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严把咨询服务关。积极发挥法援职能作用,设置法援咨...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