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小岗村民的贴心人

合肥日报 2019-07-26 05:25 大字

世纪之初的凤阳县小岗村,正徘徊在改革发展的十字路口。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存款为零。

2004年2月,沈浩挂职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他怀着深厚的农民情怀扎根小岗,舍小家、为大家,大力弘扬小岗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实现了改革再突破、振兴再出发,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

到村伊始,沈浩就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他组织大包干带头人、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深入华西村、红旗渠等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让村民直观感受小岗村与外界发展的巨大差距。他集思广益,结合小岗村实际,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发展思路,为小岗村的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驻村当年,沈浩争取到50万元资金,将村里1100米长的主干道从泥巴路改建为水泥路。争取来的资金不够,他就将村民组织起来,自己动手修路。工程完工,50万元资金不仅没用完,还节省近20万元,村民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务收入。在他的努力下,小岗村连接省道307和101线的快速通道项目获批动工,结束了交通闭塞的历史。

沈浩奔波多地招商引资,累计引进投资近30亿元。美国GLG集团在小岗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广州从玉菜业投资1.5亿元,建起了蔬菜种植核心示范区;深圳普朗特集团投资6亿元,流转土地4300亩,建设了融设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

过去,小岗村村民的住房以瓦房、平房为主,部分农户住的是草房,有的贫困户住的甚至是危房。沈浩多方争取资金新建改建住房108套,绝大多数农民住上了两层以上的庭院式楼房。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提高到6600元。沈浩还带领干部群众先后建起了农贸市场、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档案馆等,改善了小岗小学的教学条件和体育活动设施。

在小岗人的眼里,沈浩就是他们的“家人”“贴心人”;在沈浩心目中,小岗村也就是他的家。冬天,他穿上5元钱一双的老棉鞋;谁家的剩茶端起来就喝,谁家的剩饭端起来就吃;他的手上长了老茧,整个人黑了,瘦了……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小岗村人有句口头禅:“有困难,找沈浩!”

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沈浩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贾学蕊 整理·

(原载7月23日《安徽日报》2版)

新闻推荐

水岸“救生杆”构筑防溺水防护墙

本报讯近日,凤阳县小岗村有序地在辖区水库、池塘等水域岸边安插防溺水“救生杆”,这是小岗村特意在暑期为孩子们研发制作的...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