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者吹拉写画激情正浓

合肥晚报 2017-07-29 22:55 大字

[摘要]汪克让:老年人要有一颗永远乐观的心

○汪克让近照

○2015年,汪克让在黄山民乐团排练中

夏夜,在合肥西北角、南淝河北岸的庐州公园丛林中,时常飘来阵阵悠扬的竹笛声,了解缘由的纳凉人总会相互介绍:“这准是常乐大哥又在即兴发挥了!”

人们说的常乐大哥,是位网名“知足常乐”的古稀老者,其真实姓名叫汪克让——一位从小就热爱拉胡琴、吹笛子、写散文、画花鸟的快乐老人。

文艺种子

源于氛围

1946年出生于江苏泗洪的汪克让,最魂牵梦绕的却是安徽凤阳的临淮关。

临淮关有“小南京”之称,一些知名京剧团常常在此演出。而汪克让家的隔壁,就是艺人们时常入住的“淮上客栈”。他时常习惯地盘坐在舞台左侧边幕后,近距离听戏。甚至在中场休息时串到后台,窥视名角们卸妆的情景,饱览台前幕后所有场面。得天独厚的环境和经历、清纯的文艺种子,日渐在汪克让稚嫩心田萌生。

回忆起第一次与胡琴相遇的往事,汪克让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大约在上小学3年级那年的一个周末,临近中午,母亲叫我去打酱油,刚出巷口,我就被京胡琴声吸引,循声尾随,却意外发现拉琴人竟然是个大麻脸!这一惊,我猛然想起手中的空油瓶,赶快跑回家中。在车站、码头四处寻找却顾不上吃饭的家人,这才松了口气。母亲满脸泪水,父亲狠命地打了我一顿。”

也正是这次“偶遇”,平素节衣缩食的父亲,日后却意外地专门为他买了把心仪的胡琴。

多年后才知晓,那位拉琴商人是享誉珠城的著名琴师李少荣。

痴迷丹青

激情不退

1963年夏,汪克让中学毕业后,考入安徽省财政学校,成为幸运的“老三届”,3年后中专毕业。

“我本可留省城机关单位,可当时看了新闻纪录片《军垦赞歌》,一心只想去边疆那些最艰苦的地方,最终被分派到了合钢公司,还主动从待遇优厚的财务科转到了文化宣传岗位。”想起当时的情形,汪克让似乎找到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

1976年10月,汪克让作为“快乐的单身汉”蜗居在合钢宣传站,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构思并创作了水粉画《唤醒总理同庆功》,该作品入选当年安徽省博物馆的美术展览。

“黎明时分,创作完成,才发觉我满头、遍身一片灰白。原来是防震棚毛竹遭虫蛀后,细屑慢慢飘落堆积所致。”汪克让回忆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个人努力

贵人栽培

1979年,汪克让从合钢调到安徽文化报社。他一边采访,一边刻苦学习和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并于1983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1986年,汪克让获得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函授)、省直电大会计专业的“双文凭”。

“我之所以能在安徽文化报社立足发展,除了感谢在合钢这个大熔炉里曾经有过美术、文学、作曲等专业知识学习培训的机会,重要的是,有几位人物起了关键作用。”汪克让掰着手指一一道来:“《合肥晚报》文艺部的编辑温跃渊老兄,原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安徽日报》副刊部主任周根苗和安徽省作协副主席江流先生……”

年逾七旬的汪克让手捧江流先生生前赠予的新年贺卡,喃喃自语:“江老师的高尚人品及高超文品,深深感染了我。”

采访大师

亲聆教诲

1984年新春伊始,作为安徽文化报记者的汪克让和同事刘超,专程采访沉疴中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写就了一段琴海谊长的佳话。

因为闵惠芬父亲是近代民乐宗师刘天华的关门弟子,汪克让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刘天华胞弟刘北茂亲笔署名的乐理读本,献给闵惠芬。闵惠芬则将一本新版《二胡独奏曲八首》回赠给汪克让。最让汪克让感动的是,闵老师不顾术后伤口未愈,破例操琴,当场演奏了一曲节奏极为缓慢的《汉宫秋月》。

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汪克让一直将《二胡独奏曲八首》珍藏琴盒之中。而闵惠芬大师美妙的慢弓韵味,依然时时在耳畔萦绕。

致力财苑

事必亲为

1985年底,汪克让被调到《安徽财会》杂志社从事采编工作,并从1991年报道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开始,他相继六次主动到灾区采访,多次获财政部及财政厅表彰。

1998年盛夏,安徽遭遇百年不遇大洪水。当时,正值儿子高考的关键时期。作为副编审的汪克让却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去抗洪一线采访。“我十分恐高,但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被洪水淹没的乡镇,就忘记了害怕。我头顶烈日、咬紧牙关,颤巍巍爬到地势最高的水塔顶端,一口气拍了多张灾区实景图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至今还心有余悸。

2003年,汪克让提前从《安徽财会》杂志社退下,旋即又被《安徽财政年鉴》编委会返聘担任专职副主编十个春秋。

直至2013年,67岁的汪老从一生钟爱的“文字岗位”退了下来。

因病住院

众多感喟

2007年夏,汪克让因病住院。在那段不寻常的日子里,他感触最深的是“白衣天使”的辛劳;最欣慰的是自己始终没有中断本职工作;最为牵挂的就是白发老母。

“那时候医院的条件没有现在这样好,大热天护士们真的是汗如雨下。”汪老回忆:“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我还常常帮助病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住院期间,汪克让时常伏在病榻前修改文稿,护士长提醒他要注意身体,并戏称“病房成了汪老的第二编辑室”。

就在汪克让住院疗养期,92岁的老母离开了人世。“当年举家逃避战乱,母亲怀抱着刚满周岁的我,牵着长我三岁的姐姐。飞机轰炸时,母亲就用身体护着我们姐弟,仆卧在路边草丛里……”谈起母亲的恩德,汪老总有说不完的话语:“遇到收成不好,为了给父亲省点口粮,母亲不辞艰辛带着我们姐弟回到故乡苏北,返回临淮关时便捎带许多煎饼。”

知恩报恩

孝心可贵

自1970年,汪克让便将母亲从凤阳接到合肥,母子俩朝夕相伴近40载。

“我母亲虽没念过书,但非常明达事理,善良耿直,勤劳节俭,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令我刻骨铭心。”年逾古稀的汪老抬头凝视着窗外,“母亲身教是无形的。记得我小时候在上学途中,遇到有上坡路,总习惯性地帮拉板车的推上一程,现在对弱势群体,我更是充满同情。”

当年分配新住房,汪克让便将最好的主卧安排给母亲;家中添置的第一台鸿运电风扇,首先摆放在老母房间;老人家喜爱吃平锅烙的厚饼,汪克让骑车几乎跑遍老城区购买;母亲后期因为青光眼和腿部肌肉萎缩卧床不起,汪克让便和妻子、姐姐、姐夫一起悉心照料母亲。

1996年,汪克让一家被财政厅评为“孝老五好家庭”。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觉报娘恩啊!为了抚养我们姐弟及孙辈,母亲一生劳累辛苦。她老人家身体不好,能够常伴她、照顾她的生活,正是报恩的大好时机!”汪老此刻眼睛湿润了。

自从十年前痛别老母,每天清晨汪克让总习惯性地伫立在母亲画像前躬身敬香,寄托无尽的感恩之情。

生活充实

快乐所归

如今,令汪老欣慰的是,还有音乐和文学陪伴着他。

20多年前,汪克让每天清晨习惯到逍遥津公园苦练二胡、笛子。后搬家,只得在家中重新拾起胡琴。前些年,还不定期地参加安徽黄山民乐团的排练及演出活动。

“吹笛子是想通过运气,来强身健体。在民乐团里,我拉中胡,找到了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让我过了一把演绎音乐的瘾。”

2013年,在学会QQ、微信的运用技术之后,汪老便用“知足常乐”网名和朋友们交流了;再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一下有了利用现代传媒继续施展文学才华的冲动。近年来,他在自己QQ空间先后发表了《诗画寄情念总理》、《亲情暖故里》、《闵惠芬大师追忆》、《戏谈人生》等30多篇散文。

人们夸赞汪克让多才多艺,一贯低调的汪老却吐露肺腑之言:“其实,我头脑瓜是很笨的,笨鸟先飞嘛。我只不过把别人打麻将、遛狗的空闲时间,全用于文艺爱好而已。”

现在,老伴的腰腿不好,汪老除了忙家务、接送小孙女上学、看看书报之外,便忙中偷闲自娱自乐,在辛劳中寻找快乐。汪老吐露心声:“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拥有乐观心态。你瞧我,每天都乐呵呵的!有音乐陪伴、有儿孙孝敬,还有什么比这更满意的呢?”

□实习生 曹正暄 聂芸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陶虎 文/图

新闻推荐

“皖东父母大讲堂”走进凤阳刘府镇

本报讯7月20日,由市妇联、市教体局、凤阳县妇联联合举办的“皖东父母大讲堂”走进刘府镇,为刘府镇100余名家长做了《纠正不当方法,培养出色孩子》的专题讲座,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