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棚菜的“小康生活”

拂晓报 2016-02-06 21:34 大字

2月5日,市民在埇桥区西二铺乡沈家村永盛蔬菜合作社采摘黄瓜。本报记者 董虎 摄

“吃”的是成品椰糠,“喝”的是配方营养液,住的是冬暖日光大棚,防寒用上了电热扇,苗情监控有了“电脑娃娃”……在埇桥区西二铺乡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建的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幅幅景象,现如今大棚菜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2月5日一大早,记者如约来到位于沈家村的永盛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爱英早早地等在了菜地前,“请换拖鞋进菜地!”“换拖鞋?”记者十分不解。“是,进去你就知道了。”黄爱英卖起了关子。穿上了拖鞋,走进高大宽敞的日光棚,因为时间尚早,保温帘还没有拉起,为了保持夜间棚内温度,8台电热扇还在散发着热度。黄爱英通过手机“遥控”指挥工作人员开启自动卷帘机,只见厚厚的保温帘徐徐卷起,棚内立刻亮堂起来。

占地一亩半的大棚种植的都是圣女果,秧苗已经长到了一人多高,不少圣女果已经显现出诱人的红色。奇怪的是,大棚里竟然没有土!黄爱英看出记者的疑惑,这才介绍起来。原来这座大棚采用的是椰糠无土栽培。一米长一袋的椰糠被安置在事先挖好的槽里,每袋椰糠上种植了三到四棵圣女果秧,一条黑色的管子贯穿一袋袋椰糠,这是为菜苗提供水分和营养的水管,营养液和水事先混合,通过泵站加压流进每袋椰糠中,实现了水肥一体化供给。在两行秧苗之间的通道上铺着白色的编织膜,像是给菜地里铺上了迎宾的“地毯”。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王芝兰和姐妹们早早来到大棚内给圣女果疏枝打杈,她们无一例外地穿着拖鞋在工作。进门时的疑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大棚内专用的拖鞋一是防止把外面的细菌带进大棚,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持“地毯”的清洁。

王芝兰今年60岁,早年家里也是蔬菜种植户,后来土地流转以后来到永盛合作社务工。“人都说俺农民是‘泥腿子\’,现在这高科技的大棚连泥都不见了,进门还得换拖鞋,真是想不到啊。”王芝兰说,自从这新大棚建起来,她就一直在这棚里忙,育苗、移栽、管理,刚开始心里也是犯嘀咕,这种了一辈子的菜也没见过这个种菜法啊。看着小苗一天天长大,如今开花、结果,再过半个月,棚里的圣女果就可以集中上市了,她的心才放了下来。“看来种地也得有新点子,俺们原来的那一套落伍了。”说这话时,王芝兰笑得格外开心。

“椰糠种植引进的是荷兰的技术,在一次交流会上了解到这种新技术时,我决定试一试。 去年7月份投资80万元,新建了三个高标准大棚,其中两棚采用这种新的种植技术,很多人都替我捏着一把汗,这种新鲜事,连不少当地的蔬菜专家也没见识过,大家觉得风险太大。可我认准这条路,这种种植方式生态环保,节水节肥,还减少了人力投入,每亩的收益预计是传统种植的4倍。新鲜事物总要有人尝试,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黄爱英脸上是表现出她那标志性的果敢坚毅的表情。

不远处是黄瓜棚,早上的水汽蒸腾着,一片雾蒙蒙的。大棚中间,一个长相很“高大上”的设备竖立在菜地中央。“那是‘机器娃娃\’。”黄爱英顺着记者的目光,指着那台机器说:“这台机器可以测出棚内的温度、湿度和水肥供应等情况,通过计算机终端显示出测量的数据,并上传到农委的农业专家那里,有问题专家可以“对症下药”。“有了高科技的支撑,今年的黄瓜又是丰收年,下午又可以采摘一批,节前的行情好,每斤可以卖到4块5,这棚黄瓜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五六万斤。”算起收成,黄爱英难掩内心的喜悦。  本报记者 张化云

新闻推荐

县领导前往小岗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活动

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2月27日,县委书记杨宏星,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阚延平,县政协主席干文宏等县几个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前往凤阳县小岗村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和沈...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