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滴救助温暖一个群体

长丰报 2014-09-25 15:33 大字

“谢谢,谢谢,辛苦你们了。您们视救助对象为亲人,我们终生难忘啊!”中秋节前夕,61岁的凤阳智障老人祝某在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回到了自己的家。家人异常激动,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2014年9月1日,流浪老人祝某被杜集乡民政事务所人员和派出所民警送到县救助站。老人神智不清,无法说出姓名、家庭地址等情况。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其随身物品时,发现了一个电话号码,于是联系到了她的妹妹。得知老人是凤阳县小溪河镇北夏村人,因神智不清,不慎走失。家人正到处寻找,接到县救助站人员电话后非常激动。在得知祝某家庭住址后,县救助站站长郭淑峰和工作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连夜安排车辆将老人护送回老家,让其与家人早日团聚。

县救助站在做好“送救”的同时,还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定时上街巡查,特别是在灾害天气,更是每天到教堂、火车站、公交客运场所、交通主干道、繁华路段附近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受助。

县救助站的点滴救助,温暖了一座城,帮扶了一个群体。近年来,该站在首创系列救助新模式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自我加压,主动出击,积极给流浪人员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避风港湾”。上半年以来,县救助站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235人次。

全省首创“网格化”救助,畅通困难群众求助渠道

为打通社会救助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县救助站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探索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方法,在全省首创了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和多部门协作的救助服务网络,明确了各级政府以及民政、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实现了县城每条街道有人管,乡镇村(居)临时救助有阵地的立体“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

“电子化”指纹识别系统,让流浪者轻松找到家

在日常救助工作中,由于来到救助站的人员很多都是语言不通或智力残疾、精神障碍人员,他们无法说清自己的家庭地址或是家人联系方式,这给救助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为了让流浪者及时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全省首创了指纹识别系统,以乡镇为单位,以智力和精神障碍人员为服务对象,各乡镇负责采集本乡镇潜在的服务对象的人员信息:包括指纹、身份证、本人照片、精神病史,别外还有家庭成员住址、监护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有一名服务对象在县内某乡镇被救助,只要通过指纹比对就可以验明“正身”,再通过系统里的信息,就可以联系其家人接应,确保第一时间将其送回家中。

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先后组织了民政系统相关人员来我县参观学习,将这一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中国社会报、安徽商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文国际、中国经济网、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十家媒体对这一创新举措分别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新站建成,为流浪者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使社会救助工作有一个更好的服务平台,2014年,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县救助站新站建设已经列为民生工程之一。

该项目位于县城长丰路西段,占地4亩,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新增床位30张,总投资280多万。为按时完成项目施工建设任务,县民政局按照省民政厅制定的时序进度和县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前谋划,周密安排,抢抓进度,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紧张有序的做好项目立项、选址、设计、招投标和主体工程施工。建成后的救助站为省级一流的县级救助站,将尽快发挥救助站为全县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生活救助、返乡救助、医疗救助、临时安置等服务功能,新站投用后,将更好地为和谐社会谱写一曲曲感人的乐章。

(金云云杜刚)

新闻推荐

学习沈浩立足岗位争当审计好干部

为深入推进“弘扬沈浩精神、建设模范部门"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工作新局面,4月29日,县审计局一行15人赴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活动中,全体人员...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