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始终是滁州最靓丽的名片 省“两会”系列发布会首场,滁州亮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九百多年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备受瞩目……1月12日下午,省“两会”系列发布会第一场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市长许继伟带来一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滁州答卷”。
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滁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滁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01.7亿元,增长272.2倍;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0.8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357.1亿元,增长446.4倍。
目前,该市已形成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绿色食品、新型化工、玻璃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726家。滁城主城区扩大到90平方公里、70万人。境内高铁通车3条、在建2条,高速通车11条、在建4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
在民生保障方面,滁州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2013年以来,全市1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77万户20.2万贫困人口脱贫,定远县成功摘帽,贫困发生率由5.69%降至0.1%。2018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230元、13127元,分别是1978年的65.1倍、122.7倍,预计2019年这两项收入分别增长9.6%、10%。
先后承担83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发展历程,以1978年的‘大包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扬子’、2008年以后的‘大滁城’为标志,滁州历经解决群众温饱到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张祥安介绍,“近年来,我们保持了稳中奋进、冲刺争先的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冲进并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张祥安表示,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滁州积极传承改革基因、勇于探索创新密切相关,“我们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当好推深做实改革的先行者,不断提升改革整体效能。”
张祥安说,从当年的“大包干”,到二轮土地承包、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接补贴改革,到近年来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滁州先后承担了83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在全国走在前列;天长医改、定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来安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放管服、效能改革不断深化,全市11.7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与长三角18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事项“全程网办”“跨市通办”,改革始终是滁州最靓丽的名片、最显著的标志。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蒋瑜香 刘梅梅 李后祥/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文刚在定远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车管所服务窗口,有这样一名警察,他耐心热情、乐观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办事群众,用实际行...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