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前进,发展呈现“四个好”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滁州日报 2020-01-07 07:50 大字

坚定冲三目标,争先进位再创佳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严峻挑战,我们克难前进、奋勇争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四个突破年”行动,高质量推动五大发展,较好完成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势头好、招大引强效果好、深化改革经验好、一体化发展开局好”的良好局面。

2019年发展成就

亮点一

顶住下行压力,实体经济破难奋进

亮点三

注重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亮点五

聚力共建共享,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亮点七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实现财政收入357.1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38.6亿美元,增长2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亿美元,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28元、14439元,分别增长9.6%、10%。

动态指标上,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三。

总量指标上,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三,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稳居全省前五;GDP可望跃居全省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

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定远县成功摘帽。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6亿元,居全省第二。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滁州市召开。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登记失业率2.73%。全国“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滁州市举行。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

公共服务有效提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考核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9个,覆盖率达89%。文化产业产值居全省第二。

抗旱救灾取得实效。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全力抗大旱、促大干、保大局,加强蓄水保水节水,人工增雨成效显著,“引江入滁”取得历史性突破,城乡居民饮水得到保障,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滁城完成棚户区改造6500户;改造老旧小区21个;改造背街小巷59条;新建改造公厕43座;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4个;完成23个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达标工程;新建公共停车场3个、临时停车场10个;建设改造公共体育公园12个、为26个安置小区增配全民健身器材;重建改造危桥4座;开工建设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项目。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督导组反馈的23个共性、12个个性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全市信访维稳形势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新增规上企业210户,总数达1726户;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0户,总数达513户。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康佳电子和全柴动力的3个项目获国家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数和项目数均居全省第二。全椒海螺建成全国首个智能水泥工厂。天康智能化仪器仪表项目获批省级重大工程。全省智能制造现场会在滁州市召开。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域旅游扎实推进,全年接待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亿元,分别增长15%、16%。电子商务加速发展,网上零售额突破105亿元,居全省第三。农村电商发展迅猛,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1个、示范镇9个、示范村21个,云伙计、网萌等一批电商企业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有了新改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PM10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新增“稻虾共作”面积33万亩,总面积65万亩、居全省第二。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104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952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新增1个国家级、3个省级龙头企业。

县域经济实力提升。统筹推进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大江北沿线多点发力,大工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获批4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新增私营企业1.4万户、个体工商户3.4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166户,居全省第四。16家企业入选全省民企百强。天长缸盖获批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1亿元。

突出抓主抓重,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亮点二

风险防控得到新加强。持续开展套路贷、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化解陈案积案13起,居全省第二。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公共服务有效提升。

抗旱救灾取得实效。

十件实事

全面完成。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

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29个、新开工330个、新投产247个、新达产168个,居全省前列;列入省重点投资计划项目458个,居全省第三。

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的陶瓷贴片、50亿元的5G基站天线和圣泉化工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1000亿元。

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隆基乐叶二期、50亿元的亚玛顿一期、100亿元的福莱特二期、110亿元的晶科能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利维能一期、100亿元的星恒一期、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北沿江高铁在滁州站并站、全椒设大墅站获国家铁路集团支持,宁淮铁路、合新铁路开工建设,滁宁城际铁路全线开工。滁天、来六、明巢、滁西环等高速加快推进,合宁高速改扩建工程竣工。G328滁州绕城段、G345凤阳段、G104明光绕城线等建成通车。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2780公里。江巷水库具备下闸蓄水条件,白塔河航道疏浚工程加快推进,襄河航道维护疏浚工程竣工。滁州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完成。

要素保障成效明显。获批国家专项债项目40个,额度113亿元、占全省比重超20%;争取国家拨付安徽长三角中央预算内投资5.1亿元;惠科项目获批省补助资金4.98亿元。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6.8万亩、供应土地5.1万亩,均居全省第一。

坚持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亮点六

文明创建力度持续加大。加快滁城大改造、大整治、大提升,巩固达标项、补齐欠账项、攻坚薄弱项、提升管理项。

滁城功能持续完善。聚焦“四个一”工程,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65个,完成投资204亿元。紫薇北路北延工程加快推进,滁州大道滁城段竣工,明湖大道部分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2.5公里。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狠抓从严治政,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亮点八

抢抓战略机遇,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

亮点四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办理市人大议案3件、建议205件,满意率95.6%;办理市政协提案341件,满意率98.2%。一批议案、提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市政府文件、会议和督查检查考核比上年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政府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1.8%。

不断强化廉政建设,聚焦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

扩大开放上,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示范区建设和苏滁高新区发展,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市《行动方案》,确定8个方面重点任务、120项具体工作。

深化改革上,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天长获批改革试点典型单位;“三变”改革试点村占全市90%;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上报待批,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国家验收。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慢性病免费发药等经验获国家卫健委肯定,获批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测试点。

创新驱动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总数达420家,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三;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14个,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居全省第一。

县城和镇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同步推进老城改造、新区拓展和园区提升,实施重点项目222个,完成投资120多亿元。全市完成房屋征收面积超340万平方米。

新闻推荐

滁州市定远县推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

本报讯今年以来,滁州市定远县消防救援大队在加快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中,面对定远县阳光商业广场隐患重重、反复整改、反复反弹...

定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定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