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防线

滁州日报 2019-10-08 23:50 大字

□罗新安

广西军的第7军和第48军是广西军的王牌部队。第7军有“钢军”的美誉,第48军有“铁军”的美誉。这2个军都位列国军10大王牌部队之列。国军中一直流传着“川军滇军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的谚语。

抗战时期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将军史迪威说过: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日军战史评价:“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广西军历来以英勇善战著称。

秦始皇在长城只放了30万军队对抗匈奴,却亲自率50万大军在广西剿匪;汉朝守长城用了20万军队,却在广西留了30万军队平叛;明朝戚继光对抗倭寇用的狼兵是广西来的;袁崇焕在宁远率1万多广西兵对抗20万满族八旗;在明朝,曾经有过“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清末,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人,这3万人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孙中山反清朝的起义几乎都是在广西;四行仓库八百勇士多是广西籍;红军长征的时候,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就有11个广西人。

……

1939年,罗炳辉奉命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皖东抗日根据地被津浦铁路分为路东、路西2部分。路西根据地只有定远县的一半。罗炳辉担任司令员的新四军五支队成立在定远县,是由游击队改编的部队,成立之初,衣衫褴褛,被称为“叫花子部队”,罗炳辉率领部队刻苦训练,部队素质迅速提高。当时每位士兵只有3发子弹,罗炳辉是神枪手,所以,特别重视射击训练,部队中特等射手(狙击手)辈出。

1939年秋,罗炳辉率五支队在路东三打日军,部队素质有了提高。

1941年初,罗炳辉发明“梅花桩战术”,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大败日军,从此日军不敢进犯路东根据地了,部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钢7军、铁48军都在路西一带。定远县是新四军二师与钢7军、铁48军的主战场。罗炳辉深知钢7军、铁48军的厉害,每次重要战斗都要亲临定远前线指挥作战。

1942年10月,钢7军、铁48军经过周密的准备,乘定远县二师兵力薄弱之机,以6个主力团近万名的优势兵力,采取长驱直入的方法,突然向定远县根据地大举进攻,一度占领定远县中心区藕塘,定远根据地再次危在旦夕。罗炳辉率二师主力部队赶到路西与广西军作战。

钢7军、铁48军的战斗力与日军不相上下。经过20多天的战斗,终于把广西军赶出定远根据地,但是,我方损失了千余人。罗炳辉痛心不已。中央再三严令一定要守住定远根据地。为此,罗炳辉根据定远的地形发明了“地堡战术”。

“地堡战术”,就是在定远县与广西军交界的五尖山一带的交通要冲山头上建立牢固的地堡,每个地堡安排10多位特等射手(狙击手),利用精确的远程射击杀伤、阻扰、吸引广西军进攻,主力部队伺机从侧、后翼向敌方发起攻击,把广西军堵在根据地之外的一种战术。

罗炳辉不仅亲自为防御地堡选定位置,还亲自监督地堡建设。广西军的炮兵火力十分强大,为此罗炳辉要求地堡上面建有厚达三、四米的防护,并制定了详尽的作战指南。地堡战术的主要内容有:

一、每个地堡可以容纳40来人。地堡内备有充足的弹药、粮食和水,这些补给可以坚持10天左右。地堡甚至还有通风口。地堡外有完备的工事系统;

二、主力部队部署在山的后面,伺机从侧、后翼向敌方发起攻击;

三、集中部队的狙击手,全部配以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具有射程远(标尺距离达2400米)、精度高、后座力小的特点,特别是夜间射击的时候,这种枪只有很小的枪口焰,敌人很难找到,非常适合远距离杀伤敌人;

四、在距地堡不同距离处插立标杆,方便战士调节射击准星的高低,以便准确地、远距离地射杀敌人;

五、推倒步枪射程内的破旧建筑物(房屋、土墙),填平凹坑。尽量减少敌人可以躲避的场所;

六、在阵地前沿山坡上,插上很多竹钎;

七、首先射击广西军拉炮的骡马和军官。

......

罗炳辉要求1个月内完成任务,并亲自指导、监督。直到他认为满意了,才算合格。

地堡刚修好不久,钢7军、铁48军的5000多人就携炮团来侵犯。由于1个月前吃了亏,所以这次来犯广西军提出了“活捉罗炳辉”的口号。广西军的炮兵在国军中名列前茅,装备有大口径的榴弹炮,炮火猛烈。一个炮团有30来门榴弹炮。

广西军大摇大摆地行进。走着走着稀稀拉拉的枪声开始了,随着枪声,不少军官开始倒下,非死即伤。引起了各级军官的恐慌,纷纷换成士兵的服装,小心行军。但是,狙击手的远距离射击十分准确,广西军又缺少藏身之处、寸步难行。为了减少损失,广西军只得暂停行军,乘夜间移动到五尖山前,准备先向地堡发起进攻。

第二天一早,广西军第1次对五尖山上的地堡发起进攻,由于他们只听到稀稀拉拉的枪声,以为没有多少人,只派了1个连的兵力进攻。广西军打了几发迫击炮后,就开始爬山,不想被密密麻麻的竹签阻挡,行进速度极慢,这正好成了狙击手们的靶子。没走几步就死伤几十人,不得不败退下来。

第2次,广西军派了1营的部队进攻,仍然败退下来。

广西军恼羞成怒,下午组织了第3次进攻,用1个主力团进攻,开始用大口径榴弹炮轰击山顶。据一位在地堡中参加过指挥的新四军营长回忆,那一次进攻前,一共发射了148发炮弹。地堡外的工事系统大部被炸毁,地堡却保存完好。

罗炳辉在另一个山头上的指挥所中注视着战场的变化。他手举望远镜,站在观察口几个小时不言不动,任凭敌人炮弹的呼啸、蜂蝗般的冲锋夹杂着“活捉罗炳辉”、“抓住罗胖子有赏”的叫骂,罗炳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直到广西军以1个主力团的兵力开始进攻时,罗炳辉认为“火候”已到,下令主力部队从侧、后翼发起猛攻。广西军遭此突然袭击,顿时乱作一团,根本没有还受之力,大败而逃,死伤惨重。

从此,广西军再也不敢轻易侵犯定远根据地了,并称五尖山一线为“罗炳辉防线”。钢7军、铁48军都是父亲的手下败将。

“梅花桩战术”和“地堡战术”是罗炳辉在抗日战争中发明的两种战术。

新闻推荐

推动人口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发展集聚动能 访市政协委员张巍

本报记者王太新随着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滁州的人口问题表现在哪里?又该如何破解?市...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