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压力大 “种养结合”难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7-19 11:05 大字

■本报记者刘刚

在畜牧业粪污处理中,种养结合是推广比较多的一种方式,但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记者近日在定远县走访部分养殖户,他们对种养结合的方式普遍持赞成态度,但同时也感觉到这种方式给他们带来了资金上的压力。

种养结合需大量土地

7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该县池河镇的安康养猪场,这里是定远黑猪主要的保种场,存栏母猪1900多头,年出栏黑猪近4万头。 “我从2012年就开始重视养殖业粪污问题,购置发酵设备,建设发酵处理车间。”安康养猪场负责人田广有告诉记者,有了发酵设备和沼气池,每年产生的沼液沼渣怎么处理,靠周边的农户来购买显然不现实,2013年他在养殖场周边流转1000亩土地,开始用沼液沼渣种植农作物。

和田广有一样,定远县永康镇的奶牛养殖户方玉剑也流转1000多亩土地,他的养殖场饲养500头奶牛,每年要产生大量粪污。 “这几年养殖奶牛不赚钱,但只要你还从事养殖业,就必须重视粪污处理。 ”方玉剑说,每年光流转土地他就要花去地租60万元。永康镇彩云家庭农场创办人唐从明养殖肉牛已七八年,每年出栏肉牛200头左右,为了处理粪污,他早在五年前就流转土地600亩。 “你不流转土地就不可能给粪污找到去处,周边的农户习惯用化肥,很少来购买牛粪发酵成的有机肥。 ”种植品种的选择也重要

这几年,省农科院专家王瑞一直在定远县推广大麦种植,田广有也是第一批种植大麦的养殖户。“刚开始我们种植的都是小麦、水稻、油菜籽等传统作物,但是种植效益不好,增加了很多资金上的压力。 ”田广有自从前年种上大麦后,种植上的压力就减轻了一些,因为大麦的籽粒和麦苗都是黑猪爱吃的优质饲料。 “这样种养结合,既减少了饲料的购买量,又不必忙于农作物的销售,可以安心做好黑猪的养殖。 ”

方玉剑目前也种植500多亩大麦,他告诉记者,往年到了冬季,青饲料很缺少,而奶牛养殖离不开青饲料,以往要花去大量的资金在购买青贮饲料上。 “自从我种植大麦后,每年冬季可以随时收采青麦苗给奶牛吃,减少了我一半的养殖成本。 ”唐从明在自己流转的土地上种了300多亩大麦,“因为大麦是牛爱吃的,又和玉米种植错开时间,所以养牛户都爱种大麦。 ”养殖户希望政府给补贴

“目前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如果政府能够补贴一些就好了。 ”田广有说,自己在长三角城市开了100多家门店销售定远黑猪肉,虽然这几年赚了一些钱,但是养殖上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成本增加快。这几年我一直不敢扩大养殖规模,就是因为资金压力大,扩大养殖规模势必要扩大种植土地面积,地租就肯定会上升。 ”田广有告诉记者,他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奖补种养结合的大户。

方玉剑告诉记者,由于这几年奶牛养殖不景气,加上流转土地面积大,自己的资金压力非常大,根本无法进行升级改造。 “除了资金压力,粪污处理还需畜牧部门及时给养殖户出谋划策。 ”方玉剑说,光靠养殖户自己探索粪污处理的模式是非常难的。

新闻推荐

党员法官收到政治生日卡

晨刊讯在建党98周年来临之际,近日,中共定远县人民法院第三支部委员会给执行局的每一位党员法官,送去了一份特殊礼物——政治...

定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定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