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连江镇岳庄中心村通过修建家风美德馆和农耕民俗馆,引导村民形成人人关心集体、人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风尚—— 好家风带动好乡风 本报记者喻 松 通讯员冯再雷

滁州日报 2015-06-11 14:57 大字

5月28日,记者走进定远县连江镇岳庄中心村,村里道路宽敞干净,一栋栋农民新居并排成列,大戏台、文化长廊、一站式服务中心点缀其中,经果林、樱花树郁郁葱葱。“让村民们高兴的不止是搬进新居,这里家风美德馆和农耕民俗馆更是让村民骄傲。”连江镇副镇长凌焕德说。

来到家风美德馆,记者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气息。墙上及陈列架上展示的是村里评选出来的美德家庭,分“诚、孝、仁、爱”四种类型,配有10多张全家福照片以及各家的家风与事迹简介。“敬祖宗、孝父母、睦兄弟,守法纪、倡勤俭、戒淫奢……”走出家风美德馆,迎面看到的岳氏家训引人注目。据悉,岳庄岳姓居民是岳飞的后裔,镇里因势利导,把岳飞的“忠孝”家风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投资4万元修建了家风美德馆。每年从身边的群众中寻找、评选典型,让全村甚至全镇的人来学习效仿。

凌焕德告诉记者,他们还把村里的路命名为法治大道、“四德”大道等路名,用贴近农村生活的墙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村民杨正华的父亲杨贵先一生勤奋,上世纪70年代在连江镇办起第一家土窑厂,由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工作,积劳成疾,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任春英因老伴的牵扯,也患上了痴呆症,行动不能自主,连吃饭都要人喂。然而,杨正华的妻子周明霞却把公婆视为自己亲生父母,端屎倒尿,洗衣做饭,10多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她说,“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我们在有生之年就是要用行动传递孝德,一代人做给一代人看,让传统孝道传承下去。”

今年40岁的任东庆,小时候家里穷,迫于生计,他年轻时就到上海打工谋生,从一名菜贩做起,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如今事业有成,成为村里的名人。他致富不忘乡邻,积极响应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带动200多位乡亲就业。听说家乡要建家风美德馆和农耕民俗馆,便主动捐款捐物。

“土坯模、木靴、粮桶……”在池河流域民俗展览馆,记者看到,这里展出了过去几十年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用具,有些用具只有借助图片说明才能知晓其作用。“我们曾开展过‘你心中的乡愁是什么\’征求意见活动,发现大家记得最多的还是小时候那种传统农耕生活片段,为此,镇里结合整村推进,投资24万元,修建了池河流域民俗展览馆。”连江镇文化站站长任邦华说,“现在,农耕民俗馆与家风美德馆一样,成了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

“在一系列宣传引导下,岳庄村民除了比发展比致富,更多的是比谁更孝顺、谁更诚信、谁更热心。260户村民,没有一户不赡养老人的,没有一户吵架斗殴的,形成了人人关心集体、人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风尚。”凌焕德说。

新闻推荐

浓浓爱心奉献社会 ——记定远县城管执法局优秀共产党员胡坤 本报通讯员罗培宇冯再雷

在单位,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在社会上,他是“滁州好人”“滁州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定远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他的家庭也是安徽省第一例一家三口志愿捐献角膜...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