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将打榔舞文化代代传承

左江日报 2017-04-25 10:07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凯旋 见习记者 覃柳鲜 文/图

4月20日,天等县举办第二届规模宏大的“千人打榔舞”比赛。17个代表队,155个榔,1000多人参加,年纪最大的92岁,最小的5岁,少长咸集,一起来“打榔”。

从原生态打榔到具有各乡镇特色现代风格的打榔,精彩纷呈的表演,让观众领略一场视觉盛宴。

比赛分为自编舞蹈和统一舞蹈(千人打榔舞)两部分。伴随着音乐,天椒广场上响起阵阵有力的击打声,“咚咚咚”的节奏让人振奋。

所有参赛队伍都穿着壮族特色服饰,他们以稻作工具为道具,用木杵有节奏地击打榔壁、榔底以及榔边,时而将木杵高举,欢快有力。可爱的孩子们手握着小杵,跟着大人的动作,一次次击打着“榔”,场面欢快。象形的稻作文化动作表演,勾勒出一幅幅勤劳的壮乡人民劳作的场景。广场上,众多身着多彩艳丽服饰的观众,构成一片彩色的海洋。

打榔舞集艺术性、祭祀性、娱乐性、悠久性与丰富性为一体,分为冲打、拖打、点打、撩打和击棍,结合稻作文化又衍生出打榔舞插秧步、打谷棍,又依据特色节日创出打榔升腾,极具美感。

天等镇的赵阿婆早早的就抱着仅两个月大的孙子来看,她说:“打榔舞动作有趣又多样,并且每个乡镇的都不一样,这次比赛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打榔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千人打榔,更是气势磅礴。”

天等县素有“打榔舞之乡”的美称,世代相传的“打榔舞”是天等壮族祖先创造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距今已有1391年的历史。2010年,打榔舞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4年,天等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打榔舞之乡”,打榔舞文化享誉区内外,成为天等县最响亮的一张名片。

为打好这张“名片”,天等县不断加大深入挖掘和弘扬打榔舞文化的力度,通过深入民间挖掘和整理,抓好壮族打榔舞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并将打榔舞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舞蹈与现实耕作和节日活动相结合,创作了一批打榔舞歌曲。

“打榔,就是在我小时候家里过年过节时,将蒸好的米饭放在石器、木器上不断捶打,现在逐渐发展成舞蹈,将文化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我们天等的一项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我们年轻人不去传承,哪个去传承?”来自天等县民族高中的覃锡泽告诉记者。

陆东华作为打榔舞的第二代传承人,他“打榔”已经打了

15年。“打榔舞是天等人民群众在劳动之余娱乐休闲跳的舞蹈,是壮族人民独特的娱乐方式。通过跳打榔舞,祈求辞旧迎新、期盼风调雨顺,也希望以舞交友、以舞传情。”陆东华说,作为壮族文化代表的打榔舞,要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的确,在天等,打榔舞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繁花、结硕果。天等镇稻香村、百灵村上屯建起了打榔舞展示传承基地,组建打榔舞队伍,以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壮族打榔舞项目。

同时,天等正认真组织开展打榔舞的普及工作,对全县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打榔舞培训,让打榔舞进校园、进课堂。天等县民族小学凌金老师说:“2014年开始我们学校就作为打榔舞的传承基地,在班会课上,我们老师给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打榔舞,在‘第二课堂\’教孩子们打榔,让他们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

“打榔舞,是天等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今天通过举办打榔舞比赛,既是为了传承和挖掘我们的壮族文化,打造文化精品,也是为了提升天等的美誉度,推进天等的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天等县县长麦成柱说,此次“千人打榔舞”比赛,是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全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打造天等特色“节日”文化品牌。“千人打榔舞”场面原始打榔舞表演现场

新闻推荐

天等县举办“壮乡三月美,椒乡新颜绽”三月三文艺晚会

文艺晚会现场本报天等讯(记者何凯旋见习记者覃柳鲜)“千人打榔舞”比赛盛况的余热还未褪去,4月20日晚,天等县在天椒广场举办“壮乡三月美,椒乡新颜绽”三月三文艺晚会。一曲《原生态山歌》拉开晚会的...

天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