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党建为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
天等县共有个贫困村,户贫困户,贫困人口人,年的减贫任务为人,脱贫攻坚任务为全市最重。今年以来,天等县化压力为动力,积极通过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采取联村党建、驻外党支部、互联网+党建等模式,培育优秀党员,不断激发党员和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躬身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党建扶贫取得了新成效。
“物流式”服务党建模式,让党员成为贫困群众的“物流员”。天等县根据部分乡镇村屯分布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依托村屯组织活动阵地,推出“物流式”服务党建模式,在村级建“物流式”服务站,屯级建服务点,通过整合第一书记、包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级党员、屯级党员等力量,建立一支服务群众的“物流员”队伍,把坐、等群众上门办事变为主动上门服务,为贫困户送去生产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证件办理、补贴发放、物资运送等服务,为贫困户办理服务事项2万多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多个。同时,整合区、市、县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每年选派多名干部驻村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副书记和工作队员及党建指导员。两年来,整合部门及后盾单位多万元有效推进精准脱贫和生态乡村建设等,打造了桃永村“党建+扶贫”整村推进样板村等。
“盘活”片区党建,力促脱贫产业“开花结果”。该县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产业联动致富工程,通过十村(屯)连片开发、百名党员(骨干)联动带头、千户农户共同参与、万名群众脱贫致富的组织形式,打破乡村两级行政界限,将驮堪乡南岭、启新、贤民、孔民等4个贫困村划为产业联动开发片区,组建联村党委,并采取“联村党委+合作社+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联动模式,引导片区户贫困户加入岭南红合作社。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利用各级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各类培训次,培训农村党员多人次;专门划拨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额贷款贴息及风险保证金,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建立片区党员骨干结对帮扶机制,整合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等力量,每名党员(骨干)结对帮扶户群众,第一书记结对村内最困难的户群众,目前共有多名党员骨干、名第一书记参与片区产业结对帮扶;扶持建立产业协会,组织群众互帮互助,目前已组织了个生产互助组,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该工程实施以来,建成了把荷乡千亩李园种植示范基地、进结镇千亩黑豆种植示范基地、桃永村产业联动示范基地、万亩细叶龙竹种植基地等。培训、培育多名农村产业经纪人,建立产业合作社个,第一书记产业示范基地个。整合部门产业资金多万元,推动了指天椒、芋头、黑豆、细叶龙竹等重点产业发展。
调动外出经商党员资源,返乡助力脱贫。该县深化“联组建部”工作,先后成立了个驻外流动党支部,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外出党员骨干作用,帮助家乡多户贫困户就业,增加多名贫困户收入。以“返乡创业园”为平台,推出“驻外党支部+商会+园区”发展模式,引进外出党员回乡创业。目前已有5家企业在园区落户,总投入达万元,带动多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吸引贫困户资金投入,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助力扶贫。如驻南宁党支部党员赵仕川组织群众成立天等县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在江龙村万壮屯种植亩反季节指天椒种植示范点,带动江龙村六个屯发展指天椒多亩,涉及贫困户户人,给当地群众每人增收元。实施代养模式,减轻农户负担。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避免了养殖户“各自为战”的养殖模式和“无牌无名”的销售方式,确保养殖户“稳赚不赔”。目前,该县爱乐村通过驻南宁党支部的牵线搭桥,引进广西大华公司投资肉牛养殖,投入多万元建设场地,购进头肉牛,由村里合作社牵头、农户入股参与养殖,预计每年得8%的利润分红。
借力互联网+时代,助推数字化党建扶贫。该县依托互联网开设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议事台”,由党员牵头,网上定期开会、定期议事,利用网络商讨村子里的大小事务,谋划经济发展,为民办好事实事。探索“党建+互联网+扶贫”发展模式,建立了天等“扶贫超市”网,积极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力量,创建天等县艰苦奋斗教育网、“椒乡党建”公众微信号、椒乡党建APP平台等三大“互联网+平台”。在网络平台创建椒乡农特产品板块,开辟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将农产品打包贴上农户姓名及电话等信息,提高商品信誉度。现已在福新、驮堪等乡镇个村建立空中网店站点,依托物流资源,销售特色农产品,目前已有多户农户参与进来,销售额达多万元,实现了由传统集市售卖到网络营销的转变。(作者单位:天等县新闻中心)
新闻推荐
天等讯今年以来,天等县人民法院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采取措施,解决当事人的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法官判后答疑制度。该院通过案件原审法官的答疑,消除当事人对案件判决内容的疑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