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特色文化融入司法实践
近年来,天等县人民法院坚持文化兴院,将特色文化融入司法实践,打造独具特色的“椒乡”法院文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法院先进集体”“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141项荣誉称号。
审判与文化互育共长发挥文化提振力
该院始终坚持将文化建设融入司法实践,使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果有效融入到审判工作之中,营造良好的审判文化氛围。
走进天等法院,扑面而来的是和谐秩序之美。大院内绿树成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板错落其间。办案区域内,一方面通过设立古今案例评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不同展板,引导诉讼参与人“照镜子”悟人生;另一方面,在办案过程中注重对本地特色文化的融合,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释法明理,有效增强当事人的文化认同,使其以更加包容、谦逊、礼让的态度化解纠纷。
“我院把法院文化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推动法院文化建设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法院文化的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倡导公序良俗,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发挥审判工作正能量。”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高文对文化建设的思路做了阐述。
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53件,结案744件,结案率为70.66%,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3.79%,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59.93%。
调动干警积极性凝聚力突出文化
“去年,我院被自治区高院评为‘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成为崇左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打造特色文化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每一位干警的聪明才干,使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分管文化建设工作的政工科科长农绍成说道。
“设计和布置很有特色,有真实案例,也有传统美德小故事,洋溢着浓浓的‘和\’文化气息。”今年5月19日,前来参加全县家事审判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的各部门代表对以“和”为主题打造的家事审判中心赞不绝口。在该院二楼家事审判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墙上的“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被分别镶嵌在典雅的木框里,每个字旁边都有一行小字进行解释,而这都是该院干警原创设计的。
“在设计家事审判文化长廊时,我们积极发挥每位干警的特长,广泛征集原创作品,在细节中表现特色和创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负责家事审判工作的赵慧清法官介绍道。
据统计,近五年来,该院干警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李成航等35名干警在各级各类征文、摄影、演讲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今年,该院主动摄制反应大石山区服务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工作的法治微电影《大山小法庭》,均由干警自编自演,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构建“一庭一品”法庭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该院注重结合法庭历史、乡风民俗对派出法庭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一庭一品”文化特色。今年8月,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组先后到天等法院龙茗法庭、进结法庭、向都法庭进行实地调研,法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调研组对该院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法庭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认可。
今年以来,该院对向都、进结和龙茗三个派出人民法庭进行升级改造,重新修缮了外墙、审判综合楼,根据法庭历史传承、地域特征、案件特点和品牌定位的差异设计文化墙、文化室,法庭的文化建设风貌大有改观。
龙茗法庭以扎根法庭三十六年的全区优秀法官许智耀老庭长为榜样,鼓励干警发扬敬业奉献、两袖清风、朴实为民的精神,突出奉献基层、扎根一线的特色。
进结法庭有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衔接的先进工作经验,“和”文化成为设计主题,体现和谐司法的特色。
向都法庭地处偏远山区,辖区广阔,重视帮扶和巡回司法工作,突出司法人文关怀特色。
“自从法庭外墙更新后,‘白墙\’变成了‘文化墙\’。不仅是来开庭的当事人,许多路过的群众都会停下来看,生动形象的图片、文字反映司法理念、工作动态等内容,群众通过文化墙了解法庭和法官,无形中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增强了相互之间的认同感。”龙茗法庭庭长廖必健从群众的反映来谈法庭文化建设的成果。
新闻推荐
天等讯年近七旬的陈老太长期患有骨质增生,2011年丈夫去世后,两个儿子非但不尽孝,还互相推卸责任,以致老人老无所依,生活困难。今年6月中旬,陈老太通过村委会表示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养老问题,但自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