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组织再给我两年时间” 扶绥县驻村第一书记黄家勇小记

广西日报 2018-03-29 07:25 大字

本报记者王建伟

2016年3月,时任扶绥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秘书的黄家勇,主动请缨到该局挂点帮扶的扶绥县东罗镇都充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今,在他的引领下,都充村各项脱贫指标全部达标,村集体经济、脱贫产业蒸蒸日上。就在两年任期已满之时,黄家勇却主动向组织提出留任申请,要求在都充村再干两年。原来,黄家勇早已为都充村规划了一幅长远发展蓝图。

发动捐款为贫困户建新房

3月23日,记者在都充村采访黄家勇。提起自己两年前第一次进村,他仍记忆犹新。

刚一进村,迎面而来的村支书就给他出了道难题。“黄书记,贫困户陈春达的房屋倒塌,现在住在猪栏里,全村就数他家最穷,你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黄家勇二话没说,立即召集村干开会,研究如何解决陈春达的住房问题。经过集体商议,决定通过发动社会公益帮扶、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和后盾单位支持等方式,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危房改造,一定要让陈春达住进新房。

随后,黄家勇马不停蹄地跑单位、跑公益组织,做群众工作。最终,在危房改造启动资金尚未落实的情况下,新房仅用85天就竣工了。

驻村两年来,为了帮扶贫困户建房,帮助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等,黄家勇先后组织发动公益团队开展扶贫慰问活动6次。他认为,只有像帮助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贫困户,才能做到心到、情到,才能提高群众满意度,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萌发自我发展意识和动力。

生态乡村建设结硕果

2016年,都充村被列为扶绥县首批4个预脱贫贫困村,必须落实宽带、路灯照明等硬件设施,要在群众的田间地头或者房前屋后架设电线杆。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谩骂,黄家勇就带着工作队,挨家挨户耐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

村民韦某家有一块狭长的耕地,按照整体规划,需要在中间架设一根宽带光纤电线杆。韦某认为会影响整块地机耕作业,坚决不同意。黄家勇与村干及电信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商,韦某故意外出躲避,连人都见不到。黄家勇只好先做韦某爱人的思想工作,让她权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轻重,不要因为一根电线杆,让全村人背后戳脊梁骨。就这样,由其爱人出面劝说韦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据统计,黄家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利用一事一议、水库移民项目等资金,先后为都充村新建和改造了村屯办公场所150平方米、篮球场3个、舞台2个,硬化村屯道路及巷道5.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51盏,新建农田水利水肥一体化灌溉基础设施1座、便民码头1个,种植绿化树苗2000株,并倾力打造1个生态养牛示范基地、1个果蔬示范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4万元。

主动申请留任

“仅有贫困户的脱贫还不是真正的脱贫,必须让更多普通群众从发展中享受到实惠,那才是群众感到最满意和最幸福的事。”

都充村那辣屯速生桉种植泛滥,造成土地水肥流失极其严重,甘蔗产量连年下降。为此,黄家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村屯党员干部对那辣屯1250亩速生桉整村连片整治,同时组织开展了“小块并大块”土地整合。近日,施工单位已经进场,都充屯连片6000多亩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随后,黄家勇借助毗邻风光秀丽的客兰湖的优势,因地制宜将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作为脱贫产业来抓,并向自治区水库移民局申请风貌改造等资金400万元,目前正在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准备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黄家勇认为,都充村的脱贫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盘大棋,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听说我向组织主动申请留任,妻子最初也很不理解,认为我一心只顾工作,对家庭、孩子付出太少。但我始终坚信,只要能继续带领都充村600多户村民奔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跟我个人的得失相比,这点牺牲微不足道。”

新闻推荐

扶绥供电局助力用电客户“减负增效”

扶绥讯近日,扶绥供电局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助力用电客户“减负增效”。该局促成广西东正木业、扶南糖厂、南华糖业直接上网交易,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1842万千瓦时,累计减少客户用电...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