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还是那个村,风景已大变样
大新县榄圩乡荣圩村怀花屯,小雨过后,村前绿化带里的鲜花显得格外鲜艳。外出务工两年后返乡,几个怀花屯青年人一到村头便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太美了,还以为走错村庄了呢!”
“村还是那个村,景已经大变样”正成为大新县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最好注脚。很多年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大新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但如今一切都变了模样。正如市委常委、大新县委书记赵丽所说:“实施‘千屯五化?助力脱贫’活动,就是从根本上治理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巩固乡村建设成果,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同管同治,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与实惠。”
激发群众热情: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我会做”
2018年8月,大新县开始全面开展“千屯五化?助力脱贫”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落实各项举措,促进村屯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宝圩乡尚艺村板安屯,当时盛夏,60多个村民在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展清洁卫生劳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清理沟渠里的垃圾污水,打扫公共环境的地面,摆放屋里屋外门前屋后的杂物……
回忆起第一次走进村屯的情景,尚艺村第一书记谢业权记忆犹新。屯内道路已硬化,但“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活动开始前,尽管群众动员大会开了好多次,但板安群众按一惯思维考虑问题,总认为宜居乡村建设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阵风”,所以大家都不积极配合。谢业权果断变“劝说”为“领干”,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撸起袖子带头示范。沟渠里垃圾污水又多又脏,他们动手来清理;村前竹根既占村道又影响村容村貌,他们用锄头铁铲整理……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终于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榄圩乡荣圩村怀花屯,整个村就像一座公园:村道整洁,绿化带鲜花绽放。村民自豪地说:“怀花打扮得这样美,只花了两万元,全靠村民自愿捐款。”
“过去根本就找不到专门堆放垃圾的地方。”八旬老人马秀群回忆说。“只能瞅着哪有空地,就往哪倒,你说能不臭吗?现在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垃圾桶,人人都是保洁员。村里的路干净多了,看着心里都舒服。”同村老人梁仁连接过话茬。
实施“千屯五化?助力脱贫”,群众接受度、支持度是影响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活动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深刻认识到宜居乡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会做’,让‘千屯五化’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使宜居乡村建设具有生命力。”大新县委副书记秦义敏说。
在宜居乡村建设中,大新还注重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作用。该县龙门乡武安村陇念屯外出创业的潘克能,知道村里搞宜居乡村建设的消息,二话不说返乡参加劳动。据了解,大新县外出打工青年通过成立基金会等方式,为家乡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累计支持资金70多万元。
突出因地制宜:摒除花里胡哨,但求朴实无华
在大新县雷平镇那岸村,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整洁的村容与周边的甘蔗林和谐地融为一体。村头的小花园里,绿草茵茵,百花斗艳。篮球场上,老人小孩或悠闲漫步,或伸腿展腰;偶有游客沿着乡间小路走来,享受田园劳作采摘的乐趣……
“你看,绿化树是群众自己到山上挖来种下的,栽花盆用的是群众遗弃的水缸、废旧的轮胎,只费力气不花钱。”驻村工作队员的话充满敬佩之情。
宜居乡村怎么建设?大新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按照“清沟、扫地、摆放整齐”的“八字标准”进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花里胡哨,只求朴实无华,让农村人居环境真正“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在实施“千屯五化?助力脱贫”活动中,大新县落实资金4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兜底保洁员工资等形式,对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居环境项目进行奖补,以“四个好”宜居达标村庄建设为载体,掀起乡村建设新热潮。在“突出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各村屯大胆探索乡村建设、村屯治理新路子,涌现出诸如榄圩、宝圩、那岭、雷平等一批乡镇自主建设、自我管理的先进典型。
尤其在推进村屯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各乡镇因地制宜引导形成“一村一策”,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进一步找准了村屯管治的办法和突破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管理机制。例如,榄圩乡率先探索活用公益林集体资金办法、宝圩乡推进屋里屋外表里如一、那岭乡就地取材花化美化、雷
平镇外出务工人员助力……各乡镇切实出实招狠招,为宜居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村屯美产业旺: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现在村子越来越整洁漂亮,村民收入越来越多。我个人一年能赚两份钱,一份是入股养殖项目的年终分红,另一份是打工收入,两项加起来两万多。"在大新县那岭乡巴兰村黑猪养殖基地,贫困户农爱新一边给猪喂食一边笑着说。
巴兰村黑猪养殖基地是自治区北部湾办驻巴兰村第一书记牵桥搭线引进的扶贫项目,总投资425.5万元,由红谷集团提供猪苗、饲料、养殖技术培训以及回购销售等,贫困户通过政府产业扶贫资金购买猪种集中由养殖基地代养,贫困户通过年底利润分红实现增收。项目共吸纳120户贫困户加入,每年每户可实现分红6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
巴兰村黑猪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得益于"千屯五化"与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
大新是石漠化贫困片区县,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该县将"千屯五化"与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力争实现"生产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目标。目前,该县146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培育了9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0个行政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行政村有88个,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村屯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与此同时,大新县出台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目前,在大新县,以往"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情况正向"一人创业、造福一方"转变,"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良性循环逐渐形成。
思路一变天地宽。村还是那个村,认识变了,观念变了,模样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新闻推荐
柳州卡乐星球主题乐园厕所桂林愚自乐园厕所钦州坭兴陶艺术馆厕所桂林芦笛岩洞口平台厕所大新明仕田园厕所南宁青秀山厕所...
大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