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特色种养业成扶贫新生力量
本报大新讯(记者覃柳鲜)今年以来,大新县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鼓励、大力扶持当地的扶贫产业,特色种养业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今年,该县脱贫摘帽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有望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今年以来,大新县对全县9个乡镇进行调研,各个乡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不断拓展扶贫产业,进一步探索发展“扶贫产业+”模式,将各个乡镇的特色种养、创新创业集中起来,实现“一镇一特色”和“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多样化、多元化的产业集群,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经过培养和发展典型,目前,该县有16个产业扶贫基地以及创业孵化基地,涵盖了各个行业。
巴兰村黑猪繁育扶贫车间占地约10亩,设计养殖规模约为300头母猪,年繁育猪苗6000头,共吸纳贫困户169户。该车间采取“扶贫车间+致富带头人”的模式,由致富带头人投资入股并负责车间经营管理获得收益,贫困户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入股获得分红,同时,村集体通过财政投入资金转化为股权实现稳定收入,实现了贫困户增收,又缓解贫困村集体经济困难,还为返乡致富带头人提供创业平台的“三赢项目”。
大新大龙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160户发展养殖业,其中19户为贫困户。该合作社旨在打造原生态、无公害、健康有机农产品。养殖基地中心面积约为50亩,辐射面积达1000多亩,主要养殖品牌黄金鸭,鸭子预计存栏3000―5000只,年销售量超过10000只。同时,该合作社还出产土鸡、鱼、蔬菜等,年产总值超过100万元。
广西绿优鲜农产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扶贫户+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该公司承包80亩土地种植百香果,吸纳80户贫困户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入股,每年公司予以贫困户500元的本金和500元的分红。同时,聘请贫困户在基地工作,通过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户及农户销售沃柑、砂糖橘等特色水果,2017年水果销量达30多万斤,销售收入达120万元。
为了方便管理和交流,由政府指导,大新县企业单位、有志创业青年、青年企业家以及热心辅助青年创业的人士自愿组成大新县青年创业协会,同时,组织230人次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还开展了2018年“青春引擎”培训班、2018年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大讲堂等培训活动,提高群众自主创业能力,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在大新县,市场上的蘑菇有80%是来自大新东雷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基地的管理者是一位80后的年轻小伙――赵东雷。他种植菇类...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