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退伍不退色余热献家乡 ——记大新县硕龙镇退伍老兵黄建新

左江日报 2017-07-08 10:26 大字

出资6000元修建屯里活动中心挡土墙,花了3万多元帮助村里盖集体活动室铁棚,给生病住院的村民捐资5000元……这些善举,都与黄建新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82岁的黄建新是大新县硕龙镇巷口村巷口屯人。黄建新16岁参军,1991年从一所部队医院退休。本应该过着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但黄建新怀着热爱家乡的情怀,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来到了养育他的故乡——大新县硕龙镇巷口村巷口屯,用他绵薄之力为建设家乡办实事。出资献计,为家乡建设助力

20年前,还在部队的黄建新在一次回乡探亲的时候,刚走到村口,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从大路通往屯里的道路泥泞不堪,使他回家探亲路程难上加难。过后,黄建新从村民那里了解到,通往屯里的道路都是每逢晴天道路是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不堪。而家家户户平日里门前屋后都是污水,垃圾随处可见,臭气熏天,人居环境很差。黄建新把这件事压在心底,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乡的环境。

“回部队后,我心里老想着怎样才能修好村里的道路,美化家乡的环境。经过几次和村民商量,由我出资出水泥,村民出力修路,大家都同意了。”在谈到修路时,黄建新说。说干就干,那一年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一条从公路直通村里的水泥路修好了。村民们从此走上了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了,心里对黄建新有无限的感激。

黄建新想,要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不能只是修一条路就算是完成了。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后,村民的思想意识还不是很强。退休回到家乡的黄建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生活环境是关系到村民身体健康的关键,关系到集体形象,他多次召集村民开会,动员大家参加“清洁乡村”活动,并多次组织村民开展全村大扫除,把各家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清洁,把阻碍村里交通的猪舍、鸡棚进行拆除。慢慢全村人也都注重保护环境卫生了。环境美了,但是提高村民的清洁卫生意识更为重要。为了改变村民的陈规陋习,黄建新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建设垃圾池、屯内村民做到门前“三包”:包清洁、包美化、包治乱,促使各家各户房前屋后保持清洁,柴草堆放整齐,不乱丢果皮等垃圾,保持乡村清洁。

农闲时,村民喜欢唱山歌、跳舞,但是没有场地,黄建新就去政府为村民拉项目,修建了一个有舞台的活动中心。他还出资3万多元在活动中心上盖上了铁棚,这样无论刮风下雨大家都可以聚在一起唱唱山歌跳跳舞了。逢年过节他经常召集大家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为了美化环境,黄建新自掏腰包买了三角梅和风景树在中心四周种上。现在,黄建新和村民当年种下的小树长大了,三角梅开花了。从2012年以来,黄建新多次捐资建设家乡或出资帮助贫困村民约有十几万元。同时,黄建新利用在职工作经验,帮助屯里向所在乡镇部门申请项目,目前在屯里建有一事一议活动中心、图书记室、篮球场、升旗台等。

开设讲坛,倡导科学文明

在建设家乡同时,黄建新注重改变村民的思想意识。每年村里的传统节日活动或是村里有人结婚嫁女,黄建新都会在活动上给大家讲美德、讲孝道等。

“前两天我女儿刚刚办完结婚喜酒,我们是在活动中心办的,10多桌的酒席排得整整齐齐,那天我们还有幸邀请到黄老做了证婚人。他在婚宴上给我们讲勤俭节约和左邻右舍要团和睦。”巷口村村民小组长赵勇韬说道。6月12日,笔者在巷口屯的活动中心看到前台和后台都各贴着两个大大的囍字,舞台上挂有气球、彩带、前面还插上鲜花,把活动中心装扮得俨然像一个小小的结婚礼堂。

“以前村里有人置办酒席,都是在自家房前屋后办,场地不够,还乱糟糟的,在黄老的组织下,屯里统一购买了置办酒席的桌椅,他自已又出资建了一个简单的厨房和厕所,现在屯里办丧喜事或过节搞活动都集中在这里开展”。赵勇韬说。

“讲孝道、讲礼法、知感恩……”在文化活动室内开设道德讲坛,黄建新担任主讲,对村民道德素质教育,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村民弘扬中华民族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黄建新以案说法,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多年来,屯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杜绝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采访中,我们在活动中心看到,黄建新写的一幅大红对联“边防安宁民族团结人民幸福,走红军路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贴在活动中心两根柱子上。黄建新说:“我心中有一种坚定的理想,就是尽力发挥余热,为家乡多做些实事,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图为黄建新在活动中心前留影。

新闻推荐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上接第一版)同时,该县围绕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中心工作,撰写理论文章5篇,其中,《探寻大新口岸裂变之路》《解读大新旅游兴旺之因》在市级以上报刊和网站发表,《浅谈改革对边境县域城...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