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皖南茶山飘菌香

南宁晚报 2017-05-30 04:15 大字

秸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生态富硒茶种植合作社、生态黄牛养殖合作社、植保服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2年多来,安徽省石台县河口村几乎把全村贫困户都纳入了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不仅脱了贫,还走上了致富路。从2014年至2016年底,还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141户减至10户,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下。河口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护生态,黑木耳改平菇

2014年,河口村对口帮扶单位领导、安徽省民委主任孙丽芳多次到河口村走访调研。她发现,当地村民最爱种茶和黑木耳。而茶叶利润微薄,想靠黑木耳种植实现脱贫致富也不容易。

2014年10月,河口村的秸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正式成立。

针对河口村的特点,安徽省民委建议合作社选择种植平菇作为突破口。

对村民而言,平菇可以秋冬季节种植,不会误了自家的茶叶和水稻的农时。

秸秆食用菌合作社第一批社员是理事长徐年发等2名村干部和7户少数民族贫困户。

摸着石头过河的社员们也走过弯路。

平菇春节行情好。临近2015年春节,有社员为了加快出菇,就把大棚的帘子拉上,结果菇子缺氧。合作社赶紧电话咨询民委联系的专家鲁中祝。后来,社员们把帘子全部撤了,菇子失水严重。

好在第一季的平菇还是获得了丰收。

闯销路,合作社初战告捷

2014年第一次种植平菇就迎来丰收,堆满了大棚的平菇让村干部喜在眉梢,愁在心头。喜的是产量,愁的是销路。

村干部们各显神通,托安徽省民委帮忙,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大家轮流到池州市内周边县城以及铜陵、安庆、芜湖、合肥跑市场。

驻村第一书记李朝阳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铜陵。为了卖平菇,他和镇上的包村干部李贵高、支部书记章文庆、村主任徐光明4人,凌晨3时,抬着2筐平菇,直接去当地菜市场找批发的贩子推销。

干部焦急,村民心里也打鼓。

那段时间,社员马宏喜每天都到村部坐坐,见到跑市场回来的干部就问怎么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干部们跑了大半个月,终于打通多条销路。

合作社每星期给社员们结一回账。社员夏光和记得,自己第一次拿了800多元。直到2015年春节之前,他总共进账12000多元。这对当时准备攒钱盖新房的他而言,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换品种,壮大集体经济

现在,全村有41户贫困户加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开始种植香菇。

香菇虽然生产周期较长,但经济价值高,烘干之后还能卖干货,风险更小。

2017年春天,合作社新建4个种植香菇的立体大棚。

据李朝阳推算,现在一期4个大棚一共培育了5.2万根菌棒。出菇后,一根菌棒能赚4元钱,预计收益能达到20万元。“这样的大棚,11月的时候,还要再建12个。”李朝阳说。

据李朝阳介绍,今年合作社为了扩大规模,请4位社员贷出总共2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再借给合作社,灵活运用了政策。

升级的同时,合作社开始探索新的分配模式。

过去,合作社把除去各种成本后的所有收益都给了社员。现在,根据合作社和社员的协议,未来香菇种植产生的收益,除去包括社员工资在内的所有成本后,将由村集体、合作社和社员将按照4∶3∶3的比例分红。

看着合作社越来越红火,社员马宏喜开心地对记者说:“我们合作社越来越好。现在就像有了主心骨。”

据新华社合肥5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石台非公党建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石台讯(通讯员雨林)石台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持以非公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简称“小个专”)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全县非公经济发展...

石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石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皖南茶山飘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