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石台厚植优势 彰显特色奏响“最美山乡”发展新乐章

安徽日报 2016-07-25 14:05 大字

近年来,石台县立足优良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天然富硒、文化资源等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把绿色增效理念贯穿于现代生态农业(茶叶)发展的全过程。

自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示范县以来,石台县将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集约节约、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绿色提质增效作为发展重点,加快石台硒茶供给侧调整,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推进茶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奏响一曲“生态最美山乡”发展之歌。

立足优势茶产业发展成效显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是安徽省重点产茶县、全国名优绿茶重点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被农业部指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县以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78个行政村均以茶叶为主导产业,茶叶生产重点村有40个,茶叶专业村10个,涉茶人口7.63万人,占农业人口80%以上。

石台县生态功能良好、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可谓“名至实归”。据统计,该县林地面积为1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大气负氧离子平均值达每立方厘米4.5万个,是世卫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35倍。茶树良种品类繁多,建有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茶树良种达97个、省级良种和优良单株119个。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县和全国少有的富硒地区,其高硒区面积占29%,中硒区占68%,土壤有机质成分高且富含硒元素。该县产茶历史悠久,“仙寓雀舌”曾作为明清贡茶献诸皇城,“雾里青”漂洋过海出口至欧洲,蜚声中外,誉满全球。

近年来,该县在全面发挥生态、资源、富硒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茶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茶产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县茶园面积扩大23%,茶叶产量增加27%,茶叶产值提高85%,茶业产量、产值均实现稳步增长。以石台硒茶、祁红为代表的“红、绿”茶业齐头并举,名优茶、精制“祁红”和出口眉茶产销形势良好,产品结构优化,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无性系良种、高产栽培、清洁化加工等技术的推广运用,提升了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以“天方”、“日新”和“西黄山”为代表的龙头茶企不断做大做强,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围绕特色农业和乡村休闲观光,建成一批生态茶园、高山蔬菜园和富硒稻区等农业示范点,茶旅呈现融合发展新局面。据悉,目前该县拥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科技示范园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可达60余万。

精准发力茶业现代化建设加速度

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近年来,石台县立足茶产业发展实际,找准抓手,精准发力。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全县按照“一核三区”茶业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示范县创建要求,“十三五”时期,石台县将逐步构建“一核三区”格局。在县城核心区,依托茶城,以茶为媒,建立茶叶贸易中心、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和茶旅融合集散中心,打造集茶叶科普宣传、展示、文化交流、品饮与参与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茶城。在仙寓镇、大演乡南部名优绿茶主产区,丁香、小河西部乡镇祁红眉茶主产区,七都、横渡、仁里、矶滩4乡镇红茶绿茶兼制区,“三区”形成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态势。

在综合考虑县域资源条件和8个产茶乡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石台县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将“四大体系”和“五大工程”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建设,先后建立茶叶科技创新体系、茶叶质量安全体系、互联网+茶业推进体系、茶叶技术保障体系,积极实施茶树良种繁育提标工程、茶叶生态基地提质工程、茶叶加工设施提规工程、茶叶品牌市场提效工程及茶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为茶叶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提供全面保障。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 “风向标”和“晴雨表”。石台县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具有特色的茶叶产品。根据“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将潜在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生态产业的引领者,石台县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绿色群体,为茶产业建设持续增添动力。在质量优先原则的指导下,该县以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为基础,促进有机茶生产为目标,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种植规模,促进科学、安全、高效生产。

完善保障特色产业升级后劲足

为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石台县一边做足“内功”,一边强化外在保障,推进石台茶业和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打造富有皖南山区特色农业的靓丽名片。

根据茶产业发展现状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求,石台县强力打出“组合拳”,以组织保障、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撑等有效措施,为产业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提供坚实后盾。

通过成立产业化示范县领导小组,组织县政府、农委、财政局、发改委、扶贫办及8个乡镇等领导班子成员,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示范县创建稳步、持续、高效开展。通过加强资金整合和政策引导,逐步构建起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倾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改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法,严格实行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预计到2017年,全县项目建设投入资金将达6380万元。科技与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石台县采用“外引、内联”方式,对外利用科研院校先进科技成果和高端科技资源,对内整合县农委、科技局、环保局等部门科技人才,组建专家团技术服务队,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为创建工作添加技术服务和人才保障。

近些年,石台县厚植生态与特色资源优势,将富硒产业作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带动山区农业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该县成立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硒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石台硒茶”、“石台硒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截至目前,全县硒茶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量超1500吨,硒米种植面积达8000亩、产量2000吨,开发“石台硒茶、硒米、硒果”等特色农产品有100余种。天方集团“慢点”禅食及茶食品、西黄山牌“石台硒茶”、七井七宝的山珍、徽农农业的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畅销省内外,石台硒产品和硒资源的社会认知度日益提高,中国“生态硒都”正成为石台县的金牌名片。

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石台县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道课题。 “十三五”时期,借助“互联网+”平台,创建石台硒茶“定制+众筹”产业发展模式,实施牯牛降富硒农业产业园“211工程”、硒茶小镇、生态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拓展茶旅结合深度,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与康体养生相结合,延伸特色硒产品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石台县将擦亮石台硒茶特色名片,做好祁红传统品牌文章,全面提升石台茶叶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使茶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其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张耀元)

石台县创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示范县”建设重点

一、主攻方向:

(一)名优绿茶主产区

以石台硒茶品牌为支撑,发展高品位名优绿茶为主。加大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力度,加快茶叶清洁化、规模化加工进程。全面实施绿色增长攻关模式,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强化质量安全。鼓励企业以茶为载体,建设茶园观光点,打造茶旅一体化。

(二)祁红眉茶主产区

以传统祁红生产为重点,把夏秋茶加工出口眉茶,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实施绿色增长攻关模式,把“三控一降”植入产地、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全产业链,开发绿色食品茶、有机茶。以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和祁红茶园旅游观光点。

(三)绿茶红茶兼制区

大力推进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以天方集团为龙头,带动高山硒茶开发;以依然农产品公司为核心,带动有机红茶发展;鼓励企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产品认证;围绕七井高山观光农业和青峰雨设施农业,设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观光点。

二、四大体系建设

(一)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依托安徽省农科院、省农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政产学研对接平台,与安农大、合工大等科研院(校)所开展技术合作。二是聘请安农大、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高等院所专家教授,组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进行生产技术研发。三是完善茶叶科技创新应用推广体系,以茶叶科技指导员来引导示范户参与技术创新应用。

(二)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在重点产茶区和企业核心原料基地建设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开展绿色防控。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点,以乡镇农产品质量监测站为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完善茶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

(三)互联网+茶业推进体系建设

一是培植茶产业电商平台,通过省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县建设,指导企业拓展电商业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县、乡(镇)、村及企业信息终端。二是扩大茶业物联网应用领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硒茶小镇、生态小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三是做好培训及应用推广,运用“互联网+”,开展培训班、讲座、现场会,在邮乐农品网、阿里巴巴、京东、天猫、淘宝等网站建店设馆。

(四)茶叶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培训,引进和推广茶园机采、机收、机耕等关键环节机械和技术。二是加强茶叶良种良法应用,以乡镇农技站为平台,推广良种、良法和机耕、机剪、机采等技术,开展农机农信农艺三化有机融合试点。

三、五大工程建设

(一)茶树良种繁育提标工程

一是巩固扩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省级良种为重点,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约100亩,年出圃无性系良种苗1200万株以上,为茶园提供优质茶苗。二是做好茶树地方良种选育品试工作。筛选优质种穗,品试对比试验区扩大到10亩,力争到2017年培育省级以上茶树良种1~2个,建立50亩良种资源圃。

(二)茶叶生态基地提质工程

一是开展生态高效茶园建设。采取新建和改种换植相结合方式,每年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2000亩,改造低产低效茶1500亩。二是推进标准示范茶园建设。把绿色攻关与农机农艺融合、绿色防控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推广茶园土配方施肥及茶园秸杆覆盖、合理间作等技术,促进标准化生产。

(三)茶叶加工设施提规工程

加快茶叶加工清洁化进程。按照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标准,每年新建400平方米以上清洁化、规模化加工厂1个,改扩建200平方米以上加工厂2家。预计到2017年新建标准化茶厂4家,改造小微茶叶加工企业35家。

(四)茶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

加强茶叶经营主体培育。茶叶技术人员从龙头企业“强体”、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增量”、产业化联合体“三产融合”等,分类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到2017年,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省级2家以上,市级10家,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达80家以上。

(五)茶叶市场品牌提效工程

加强“石台硒茶”等农产品品牌宣传,办好石台茶叶节,组织参加上海、合肥等农交(博)会活动,促进石台硒茶及特色农产品销售。鼓励开展茶叶品牌推介活动,以品牌销售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经营形式,开拓市场,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

(资料来源:《石台县创建省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示范县2015年~2017年实施方案》)

新闻推荐

深潭潜水 房车露营 炫酷冰雪节这个夏天,旅游新体验“轮番登场”

这个夏天,旅游新体验“轮番登场”

石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