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流韵的秋浦河

芜湖日报 2015-12-02 20:09 大字

秋浦河因李白而声名远播。

我们一行沿河逆流而上,初冬的山区,霜华未浓,到处是红叶招摇,绿枝轻舞,流水欢歌,小鸟唱鸣。初冬之景,虽逊春夏一层绿,但比春夏更富色彩。

车子在距石台县2公里的秋浦渔村停下。隔河望去,徽派风格的村庄,依山而建,从山脚渐次排到山腰,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如一着白袍的隐者,淡定地立守在秋浦河边。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站在竹筏上的李白,那飘逸的衣袂,裹着一身浪漫之气。仕途不如意,醉游秋浦河。那“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竟没有将李白的失意打捞起,以至随后吟出了“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的诗句。可这正是李白向世人打出的最有创意的广告,有如此之幽境让你淘洗官场浊气,哪个不得志者不来秋浦疗伤呢?“碎”了客心,也不“醉”了客心?否则李白就不会三番五次来秋浦,不会有“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的感叹,也不会写出“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的溢美之词了。李白在这里写下十七首《秋浦歌》,想想有哪一位诗人对一个地方钟情到如此地步。

秋浦河孕育了李白的诗情,而李白的诗又成了秋浦河不朽的灵魂。诗韵秋浦,流淌千年而不息。

秋浦河的水是碧清的,远望犹如翡翠镶于山涧,碧得均匀饱满,浓稠欲裂;近看好像一块冰晶卧在水中,清得无边无棱,透底无形。这样的水没有任何借口不去亲近它。于是,我们乘着皮筏去漂流,从渔村的上游顺水而下。皮筏刚入水,打了几个转,我与同筏胖哥操起手桨胡乱划着,好在深处水流平缓,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但躺在筏中如摇篮,荡在水中若仙境,那种感受,难言其妙。

起身掬一捧水洗把脸,流至嘴角的山泉竟有些微甜。我知道秋浦河还保留着过去的风韵与纯洁。

正想着,皮筏遇到了激流,顿时筏身摇荡,水花四溅,筏身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旋转。这时看到了另一拨游人在木船上撒网捕鱼。虽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但步态手法依然是城里人的样子,网也没撒开,惹得周围人放声大笑。

生活在往前走,农村古朴的生存方式也被记忆丢到了最后。还好,渔村一隅还有古老水车、麻石磨盘、舂米的臼、打油的木榨……一切都带着童年的影子和旧时的色彩。我扶起榨锤,一下、两下……撞击着榨具的楔子,重温曾有过的欢乐。能捡起来的还不算遥远,有的失去了却永远难以再现。

明代著名文学家吴应箕赴南京赶考途中,顺秋浦河而下,诗兴大发,从家乡石台的高田一直写到贵池泥湾,留下了诗作《自高田至秋浦道中》组诗,其中有一首“女儿村”:“何年名唤女儿村,绌泬琼浆意可存。隔岸朱霞如美色,千章枫树已黄昏。”诗文后有注释:“女儿村,村名。时事变迁,村在何处,成了历史之谜。”直到开发秋浦渔村,挖出了一风水石雕时,才让女儿村消失之谜大白于天下。秋浦河水不知藏有多少故事,如大龙湾的宝藏,仙石岩的石刻,龙王庙的“天火”……这流淌着史韵的秋浦河,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千载诗人地,流韵秋浦河。秋浦河以山为依托,以水为载体,以史为底蕴,以诗为气质,默默地滋润着山川草木,无私地养育着两岸百姓,现在又热情接待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流韵的秋浦河,大爱无声。

张峪铭

新闻推荐

利用职权 收受40多所中学贿赂

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原处长涉嫌受贿被起诉

石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流韵的秋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