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00年前的古城啥样?太平湖水下考古将揭“红盖头”

黄山晨刊 2015-10-13 15:21 大字

□ 记者 方伟 殷元元

几天前,“丹东一号”水下考古确定为“致远舰”的消息刚发布,我们身边就开始一次水下考古作业。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在黄山区太平湖水域正式启动。本次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是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的内陆水域水下考古项目,将为大家揭开2000年前的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纱。

考古为期20天

黄山区有多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上世纪50年代起,为修筑水利工程,兴建陈村水库,其中一些古镇被淹没在太平湖水下。此次,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成立太平湖水下考古队,10月11日,各种现代科技物探设备陆续到位。

考古队成员介绍,本次考古将持续20天,主要分为2个阶段,前5天基本为水面探测,通过声纳物理扫测了解水下遗址和文化遗存的基本轮廓,后15天为考古队员潜水实地探摸。本次考古位于太平湖水下15—28米左右位置,由13名考古队员承担任务,其中8名将潜入太平湖中进行水下探摸。

发现3个大聚落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人工湖,水下淹没多处古村镇。这些古村镇布局基本没有受到现代化建设影响,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时期特征。

考古队领队张辉介绍,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水下主要有3个较大聚落,分别是广阳古镇、龙门古镇和秧溪街,“以这三处为中心,周边也分散了一些小聚落,类似现在自然村庄的布局。”

据了解,本次考古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湖水下古城城墙及古建筑的保存情况、水下文物分布情况都是本次考古需要勘测的内容。对淹没在太平湖水下的古城遗址开展水下探测及探摸,将进一步了解水下古村镇的分布及保存状况,摸清家底,为以后的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提供素材和可靠依据。

水下古城什么样?

专家介绍,现在的太平湖位置属于青弋江流域上游,当时两岸有不少古镇。这些沉睡水下的古城到底是什么样?在水下考古没有完成前,我们暂不知详情。不过,我们可根据史籍和从当地研究地方志的专家口中窥探一二。

《太平湖志》介绍,太平湖水下古村镇主要包括广阳城、秧溪街、龙门街、广阳桥等。其中,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广阳古城让当地老人至今记忆犹新。广阳城原为石台县所在地,汉武帝元封二年设陵阳县,西晋咸康四年避杜皇后名“陵”,改名广阳县。黄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陈朝曙介绍,广阳古城有完整城墙,为明清所建,“特别是到了明嘉靖年间修得比较完整,到了清朝又加固了一些,城内古建筑为徽派建筑风格。”

当地老人说,明代前的广阳城墙用土筑成,到了明代改成砖墙。广阳城很袖珍,广阳的老居民说:“衙门打屁股,全镇听得见”,“一家炒辣椒,全镇人打喷嚏。”

秧溪街有200多年历史,是一条集贸商业街,宽4米,长500米左右,东西走向,一色青石板路,分上、中、下街三段。街两边排列着四五十家店铺,间有亭台楼阁、小憩凉棚。在西边上街头,引秧溪河三道堰之水,居民依溪而居,构成一条水街,别有江南小镇韵味。附近有苏家祠、邵氏宗祠、弓背桥和八面佛等。

陈朝曙介绍,1970年后太平湖开始蓄水,广阳城在此之前的1963年开始往外迁移,将古城空了出来,直至淹入水中。 

新闻推荐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四年前,我从村支书手里接过助学金,四年后,我又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官,我觉得能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现在青年人最缺的就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我刚毕业的时候也曾经迷惘过。...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