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隐隐于大山

江淮时报 2015-03-27 08:43 大字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 张武扬

认真推敲起来,石台县的大山村甚至没有名字,只是深藏在皖南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深处,而且鲜为人知,就有了这么个普普通通的称谓。然而,它却是中国三大富硒村之一。这里海拔高度近千米,森林覆盖率几达百分之百,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山中福地。大山村80岁以上的老人占12%,最为神奇的是从未发现一个村民患癌症,也未曾发现一例肥胖症患者。此处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林木葱茏,云雾飘渺,呈现着自然的神性之美,恰似神奇的人间仙境。

大山村是个行政村,下辖九个自然村,共400多户、1200多人,分布在仙寓山的层峦叠嶂中。路口有如同戴着战盔的巨岩,好似守护山村的将军,被称作将军岩。车停将军岩下的停车场,我们沿流水湍急的沧溪而上,巨石叠床架屋,随处可见湍急的小瀑布,自然形成“川”字瀑、“八”字瀑或“人”字瀑。沿着峭壁的栈道能够让你尽情欣赏溪流奔放的激情、滴水穿石的韧劲、耐得住寂寞深潜潭底的宁静,一座座横跨山涧的铁索桥,能够让人看到一幅幅立体的山水画。顺步道走到古树掩映的沧溪廊桥,便到了“中国富硒第一村”的王村。村子依山傍水而建,香樟参天、紫薇嬉水,溪边的小筑前的树上,满是吱喳的鸟儿,人走近了,几只鸟儿扑闪着翅膀倏地四散,引得更多的鸟儿飞起来,似乎是山村热情的迎客使者。

原生态已经让人非常心动地期待,何况是声名显赫的富硒之地,自然让人不计迢遥来到这里。驱除了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游客大都乐于从内心的感觉去丈量。“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寻求的就是这种与喧嚣红尘的不相似。这里的呼吸是散漫的。廊桥如同是幽雅的山村会所,从早到晚就没有断过南腔北调的语音,疗养者之间既可以交换信息,也便于向村民了解村里及周边的情况,自然而又方便。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是望望山、看看水、瞅瞅云,也有一种难得的淡神远味。与邻居家孩子甚至小狗自然都熟悉了。院子里、台阶边、窗台上包括楼梯口,往往养着一盆或几盆大小正好适合的青翠盆栽,与门外的苔绿相称,让人感到格外温馨。阳光穿过木格子窗户,蒸腾着一股刚泡开的仙寓野茶的清香。这儿的茶是富硒有机茶,米是富硒有机米,茶油和瓜果蔬菜都是富硒有机的。褪去岁月的尘垢,在这儿所感受到的,都是未曾体验过的“大山里的世界”。与这儿温柔的缓慢非常和谐的是这里的山民,邻里之间向来和睦相处,至今仍有出门不上锁的古风,村民之间很少龃龉,更无吵嘴打架的事发生。他们比山外的人多了几分淳厚朴讷,那纯朴的眼神和微笑中多了些许草木的本性,让人身心愉悦。我们在廊桥与几位上海来的几位年长的疗养者闲聊,他们曾多次来大山村,已成了村民常来常往的亲戚。这次又住了两个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了程度不同的降低。一位多年任教的老师说:今早起来开窗,屋里竟然飘进来山雾,睡榻拥云,岂不是成仙了吗!所以,住在这儿不会写诗也想写诗了!

廊桥附近,竖着一块“神龙谷”的石碑,行不远,就可看见一片有着数百年树龄的高大林子,其中特粗大的如紫薇、枫杨、江南桤木、石楠、紫楠等,都挂着标明树种的小铁牌,树龄从200年至420年不等。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大片约占地60余亩、平均树龄在300年以上的甜槠古树群,年长者树龄达680年,至少需两三人合抱。据说,这些甜槠树可有灵性了,通常并不结果,但每遇灾年庄稼歉收,它却果实满树。由于甜槠果富含淀粉,用甜槠果制成的食物,可使村民安度灾年。

我们兴致勃勃地顺着沧溪漫步,想感受一下大山村深处的山水细节。溪边的石阶,被岁月之手抚摸得苔迹斑斑;再深处则是枝杈丛生,野草覆盖,满眼都是拔节展叶的绿色植物,能听到的只有树叶颤动传出的窸窸窣窣的声响,那是风的问候,是从唐诗宋词中传递出的吟诵。溪谷空气清新,弥散着一片宁静的渐渐明晰的时光,逗留着的是亘古不变的安宁。

再往沧溪上游行走,漫漶在山路的寂静里,藤萝如蛛网似在森林中攀爬,好似从现代往幽深苍野的远古回溯,一步有一步的恍惚与感动,一段有一段的亮点与精彩。鲜嫩的枫叶,在离地数丈的高度上撑着阳光,阳光俨然有了血肉——枫叶的筋脉就是它的血管,枫叶的茸毛就是它的触须。投入密林里的缕缕斑驳的光影,撒下万千条金线,把一切都灌醉了。

让人惊讶的是七彩玉谷,这里的山溪清澈到蒸馏水的程度,坐在溪边巨石上,人的心境一下子就静下来了。同伴们纷纷脱鞋下水,在叮咚作响的溪水里泡脚,再热的天,这水都是清凉的。在光线的折射下,一泓溪底的石头仿佛是昆仑山落下的五彩石,斑斓艳丽,给人一种天方夜谭式的惊喜,让我们的所有感官经历了一场盛宴。那潺潺溪水流淌的轻响,那密不透风的林子里叶片映射的绿光,那尽可能舒展游姿的鱼儿让人神往。仅仅是离县城两小时的车程,就隔离开了两重天地。在市场之外、数据之外、消费之外,那些草叶上欲滴的露水与闲挂在枝杈上巨大的蛛网,濡湿了所有的红尘,也网走了诸多烦恼,铺展开的是无以计数的随溪水漂流的花瓣,直抵内心的深处。

充填着我们灵魂的,还有灿烂满眼的不知名的野花,它们肆意地舒展着最诱人的姿态,吸引我们不停地于是弯腰用相机拍下每一个动人瞬间。蓝紫色的小花一对对的开着,花瓣精致好像是化了心思专门设计出来的,但它不为引人注目,只为自己开放。我们每一步都踩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的山村景致上,都踩在似曾相识的乡愁上,到处寻找的都是自己曾经的身影。一腔惊喜溢了出来,相互感染着,我们都像离开泥土太久的树木,内心充满一种焦渴。

忽然,有隐隐之声传来,近前,只见从密不透风的林子里,一道瀑布急切切地迸涌而降,肆意飞洒的水花,在峡谷中拉起一道细密的雾帘。这个名为“一帘幽梦”的瀑布,应是大山村最精华的景点。从天而落的瀑流,肆意飞洒的水花,涤荡着走入山谷的每个心灵,这可是一幅鲜活的水墨画境。人的生命本初元素在这里被激活了,有同伴或高声呼喊或可着嗓子唱歌,没有半点粉饰和矫情。刹那间的恍惚,判断与错觉纠缠不清,从来没有如此轻松随意地与自然亲近过,不知这儿是山村,还是景区?也不知还有多少惊喜在山谷中潜伏,待我们经过时猛地亮出来吓人一跳。

大隐隐于山村。其实,这应是心灵憩息的家园,是一个能让人在云淡风轻中获得安祥的净界。每天的时间带着昨夜积攒的月色爬上四周的山顶,居住于此,呼吸着高纯负离子空气,等于生活在了一个大氧吧里。尤其是食品安全已成中国人最大心病的今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人在吃着健康、绿色、质朴的食物,这些东西大都来自乡野”。其中,自然包括像大山村这样的地方。人们心目中的美食,不是现代工业合成的产品,而是取自山水林田、人工烹调出来的味道;营养学家追求的美食,更是讲究当地、应季、新鲜。没有美的自然,哪来舌尖上的美味。虽然年轻一代大山村人渴求城市的生活,但更多的人仍然心笃于此,守护着村落、守护着记忆。

晚餐就在大山村的一处农家,房东老人的小女儿当厨师。鲜美的红烧野鲫鱼、嫩笋红烧肉、徽州一品锅、清炒马齿苋和柴灶锅巴汤,还有富硒米饭氲出一缕缕香气,把我们都熏得有些醉了。据说,房东的小女儿曾参加过县烹饪协会和大山村主办的农家乐技能培训与厨艺大赛,以当地的安全、绿色的蔬菜、野菜、山珍等为原料,精心烹制出的农家风味菜肴,还获得过徽菜大师的好评。这儿的食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连常常见的豆花、煎饼、红烧肉,看着都那么活色生香,平淡中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村民餐桌上山野菜的吸引力远胜于星级饭店里的饕餮大餐。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让人们没有信心的食物,这里富含硒的山野村食简直堪称健康养生的豪华版。欢饮间,不知不觉就醺醺然了。

石台有这么一个绿荫重重、鸟语花香的大山村,既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也是人不敢辜负的古老诗意,穿越一次便是一次回归。博尔赫斯认为,这世界只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某一种恒久存在的真实。我们吃的味道,已经不是舌尖上的纯粹了,是眼耳鼻舌身意都需感知的诱惑。什么叫休闲,就是想清静的时候,视野里只有美景,内心充满了清澈、葱茏和轻盈。只是现在大山村不再固守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传统,而且不拘于村民自办简单的农家乐,他们聘请了专家编制了景区开发详规,地方政府希望把大山村建设成以康体健身、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文化娱乐为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村,并且引入投资商,开始建设龙潭峡、高险坑、八卦潭、八卦阵等景点。随着各种媒体的广泛传播,来大山村的游客一定会数量激增,真担心过度旅游的开发会使车轮驰逐、尘嚣四起,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更担心整齐划一的村庄规划,会吞噬了纯朴的原初风味。我甚至希望那正在施工的山区公路能修得慢一些,涌来的游客能少一些。让这盘纡隐深的纯洁山水能更长久保持它的原生态,让这儿成为永久的涤荡我们灵魂的地方。

新闻推荐

石台县建设“委员之家”

本报讯1月18日,石台县政协召开九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专题研究春节期间困难政协委员走访慰问活动安排,决定从机关办公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慰问因患慢性病、突发事件、经营不善而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10...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大隐隐于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