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舒建安在石台县矶滩乡岁的农技站站长王海清是个
□ 通讯员 舒建安
在石台县矶滩乡,56岁的农技站站长王海清是个当地干部群众知晓度很高的“名人”,也是一个经常四处奔波的“忙人”。
农技推广的“实干家”
“农技推广,必须结合农村实际,选准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先进技术,引导有积极性的农民进行示范,我们加强指导,见到成效,方能事半功倍!”这是王海清在长期从事农技推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王海清在农技推广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创建、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发展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负责了全乡水稻吨粮田、水稻抛秧、油菜免耕节本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农作物良种和轻简高产栽培技术在当地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挥积极作用,作出了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初,矶滩乡存在大量“一老、二稀、三分散”的低产茶园,茶叶品质差,茶农收益少。针对这一情况,1994年,王海清通过广泛实地调查,结合自己掌握的农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提出对这些低产茶园进行改土、改园、改种“三改”建议,进而在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茶叶制作改“红”为“绿”。他的这一建议,既切合当时的实际,更符合上级的政策,因而很快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农技部门的支持。在王海清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当年,全乡就改造低产茶园300余亩,新发展无性系茶园50余亩。此后,通过逐年改造和发展,矶滩乡现有的4700余亩茶园,无论是茶叶品质还是茶叶产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新发展的1000多亩优质高产茶园,茶农亩均受益超过2500元,成效十分明显。
2009年,国家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当时,分配给矶滩乡的沼气建设任务重、时间紧。乡农技站作为这项工程的具体负责实施单位,站长王海清也就更忙了。他一方面要上门“苦口婆心”地宣传沼气应用的好处,鼓励农户发展沼气;一方面要督促指导沼气工程的建设,安排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王海清自己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以确保哪里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能及时赶到。一天中午,下着蒙蒙细雨,正在家里吃午饭的王海清突然接到电话,说太胜村坑里组需要马上调运沼气罐,他二话没说,丢下饭碗,骑上摩托车就走。安排好车辆装运后,王海清还是放心不下,骑着摩托车跟了上去。在快到村口时,由于道路泥泞湿滑,加之疲劳,摩托车失去了控制,连翻了几个跟头,把王海清甩到了两米开外。摩托车撞得面目全非,万幸的是他除了擦破点皮,并无大碍,还是坚持一瘸一拐地挪到现场查看。
在从事农技推广中,王海清还非常注重加强学习,总结经验。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自我“充电”,撰写论文,先后在《安徽农学通报》杂志上发表了《石台县“猪—沼—茶”生态农业模式浅析》、《浅谈石台县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等文章。
王海清常说,做人要老实,干事要踏实。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没有理由不干好本职工作。长期的实践积累,让王海清成了农技上的行家里手,成为石台县为数不多的高级农艺师;工作中的敬业实干精神,让他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省、市、县、乡的嘉奖。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说起王海清,当地很多农户都说他是一个待人真诚、为人着想的“贴心人”。在长期的工作中,与王海清打交道的不少群众都主动与他交上了朋友。家里种植的农作物有病、饲养的牲畜不吃食了,他们就打电话给王海清,而王海清只要有空就“第一时间”赶到,及时进行“把脉诊断”,化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因为接触的农户多了,熟人和朋友也就多了,王海清的手机几乎成了“农技咨询热线”和“农技110”,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总是响铃不断。王海清自己也生怕群众有急事找不到他,因而20多年来,虽然手机换了不少部,但号码一直没变。
2008年早春,天气乍暖还寒。一天傍晚,王海清接到该乡洪墩村茶叶种植大户唐王军的电话,说自家一处茶园叶片出现红褐色锈斑,问是什么原因,怎样防治。王海清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茶叶症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防治建议。但放下电话,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安:这个茶农新近发展了不少无性系茶园,如果病虫害防治不力,势必会打击他从事茶叶种植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将会对周边群众产生不良影响,加上该茶农在电话里表述不是很清楚,也极有可能误诊。考虑到上述原因,更出于对工作的负责精神和对农民的真挚感情,王海清顾不得天快黑了,还是决定骑自行车去一趟。走之前,他不忘带上自己起初在电话里诊断所说的防治药物。来到病发茶园,经过仔细观察,王海清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茶叶发生了螨类病虫害,得尽早喷洒灭螨药物,否则将严重影响春茶产量。他把药物给了唐王军后,还再三叮嘱第二天一定要进行喷洒。
几十年来,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王海清不仅对待当地群众真诚热心,对外来投资农业的异乡人也同样如此。只要是农技方面的问题,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全力帮助解决,全心倾囊相授。
2010年,外地客商杨海青到矶滩乡发展蔬菜大棚,兴建青峰雨生态农业产业园,从当地农民手中通过反租倒包方式租赁了200亩土地。王海清想,他一个外地人来此创业不容易。再说,建好了农业园,这是既能让农民受益又能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一种好办法,能够对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能丰富城区的菜篮子。于是,一有时间,他就来到杨海青的生态农业产业园,通过与杨海青交谈、到大棚里察看,传授蔬菜种植、土壤改良等农技有关知识,有时还手把手地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2013年1月份,石台境内一夜之间突降暴雪。王海清早上起床,看见皑皑白雪,但他没有心情欣赏,而是心急如焚——这下农业要受灾了,得赶紧组织抗雪救灾。他电话与农技站的几个同事就灾情摸底商量分片后,就来到了河对岸的青峰雨农业园,看见大棚被暴雪压垮了9座,其余40多座大棚也覆盖了厚厚的积雪,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园主杨海青看着茫茫暴雪,神情茫然,心情沉重。雪还在下,如果任其覆盖,其余大棚也一定会坍塌,损失将进一步加大。时间不等人,王海清当机立断,要尽快组织人员把薄膜掀开,保护大棚。县乡的干部赶来了,附近的村民也赶来了。一行20多人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中午12点,才掀完了所有的薄膜,40多座大棚终于保住了。讲起这件事,园主杨海青一直心存感激。他时常说:“当天,王海清是第一个来的。如果不是王海清,不是干部和乡亲的帮助,大棚肯定会被压塌,那我就血本无归了,只能卷铺盖回家。王海清真是一个好人!”
农业作物的“保护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王海清的身影。在矶滩乡的田野上、茶园里,人们时常会看到王海清或弯腰扶起倒伏的稻穗,或拽住一片茶叶,仔细观察。他是在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或是在研判病症。当地农户都说,王海清就是庄稼的“保护神”。
矶滩乡自然气候多变,倒春寒冻、梅雨水淹等自然灾害,给全乡农业生产带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为此,他经常不分节假日,下乡走村串户跑田头,密切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情况。因而,每逢各种季节病虫害发生时,乡农技站都能及时发放病虫情报,确保了该乡连年农作物稳产高产,无重大病虫害发生,促进了农民增收。
2012年8月的一天,王海清到沟汀村下乡时,发现该村上街组一片稻田发生稻飞虱病虫害,面积达20余亩。王海清当时就想,这可是一个重大疫情,幸好发现得早,马上喷药对粮食产量影响不大。于是,他及时与县植保站取得了联系,争取了一批药品,当天就组织农户进行了喷洒。该村村民李小朵是一名老年妇女,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她带着一个小孙儿。看见别人家都在打药,她心里很着急,但是又没办法。王海清获知这一情况后,就用站里配备的喷雾器装上药水,请人对她家的稻田进行了防治。当年,这些防治的稻田喜获丰收,村民们都说,多亏了王站长,我们才能“虫口夺粮”。他不愧是我们种田人的“保护神”!
王海清,这名普通的农技工作者,就这样用他的实际行动,三十六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诠释了一位优秀基层干部“一心为‘农\’”的感人情怀。谈到未来,王海清说:“我还要干下去,尽己之力继续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石台讯(通讯员曹念峥)今年以来,石台县抢抓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政策机遇,围绕县内做旅游、县外建园区...
石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