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初冬和煦的阳光洒向石台县丁香镇敬老院几十位五保老人

池州日报 2013-12-10 00:08 大字

初冬,和煦的阳光洒向石台县丁香镇敬老院,几十位五保老人沐浴在阳光下,聊天、小憩、打牌,好不惬意。这时,忙中偷闲的敬老院院长查志向也搬了张凳子,坐在一旁和老人们拉起了家常。已经66岁的查志向是石台县远近闻名的“明星院长”,他先后获得了池州市先进敬老院院长、平安石台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敬老院院长等荣誉称号,最近,他还被评为2012年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也是池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荣誉的背后,是查志向多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满头白发见证了他辛苦操持的年年岁岁。

记者 王明智文/图

苦活累活迎难而上 照顾老人无怨无悔

敬老院里住的多是镇里的五保户,除了个别身体还不错的,大多数是体弱病残者,有些病情严重的老人,生活甚至不能自理,院里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查志向便扛起了照顾这些人的重担。

为了防止长期卧床的老人长褥疮,查志向每天要帮他们翻身、擦身、换衣,一天下来每人要擦洗2-3次,还要洗他们换下来的衣服。夏天倒还好,冬天好几人的衣服换洗下来,查志向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最多的时候,查志向一个人照顾了十来个生活不能自理者。

在他的带头示范下,其他老人也渐渐被院长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开始帮助照顾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再脏再累的活他都不埋怨,对我们老人比亲人还亲,其实他的年纪也和我们差不多大,跟我们非亲非故的,却每天为我们服务,一般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我们身体好的老人也帮着干点活,就当是帮他分忧了。”敬老院里一位老人感慨道。

在照顾的众多老人中,让查志向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元月来到敬老院的王植茂。事到如今,查志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植茂时的场景:穿着一件破棉袄,身形消瘦,头上戴一顶毛线织的帽子。“老人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恶臭,后来检查才发现他头部长了肿瘤,已经开始腐烂,所以才那么难闻。他是五保户,亲戚见他那样都不愿照料他,才把他送到敬老院,看他那么可怜,当时就收留了他。”查志向说。

王植茂刚来时,其他老人们都不敢靠近,躲得远远的。查志向忍着臭味,坚持给他擦洗,敷药。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给王植茂看病,带他跑遍了县、市的不少医院。“医生建议我用茶叶敷、用淡盐水清洗,我每天按照医生说的帮他清洗,药敷,反正是什么方法都试尽了。”就这样,查志向一直照顾着王植茂,直到他两年后过世。

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查志向凭着一股热心肠挺了过来,“就是觉得老人们挺可怜的,没有家人照料,来到敬老院来,那我们就得搞好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另外就是道德良心支撑着我走到现在,古话说‘愿在世上挨,不愿土里埋\’,所以我想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活一天舒服一天。”

在查志向行动的感染下,大家也纷纷加入到照顾病弱的老人中来。“院长带头为老人服务,不仅感染了其他工作人员,也带动了更多老人互帮互助。他做事认真负责,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副院长许兰姣说起和查志向共事的感受。

花甲之年走马上任 工作家庭两头兼顾

查志向家住华侨村,原来在镇里的缫丝厂上班,敬老院建成后,2008年,受镇党委、镇政府的重托,他应聘到敬老院担任院长。到任后查志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些五保老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以前都是独住,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缺陷,管理起来有难度,如何为他们搞好服务,对查志向而言是个大挑战。“初到敬老院,院里还在建设当中,除了建成的公寓外,其他地方都是黄土。刚来那会也睡不好觉,就琢磨着怎么把敬老院给规划好管理好,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啊。”

虽然在工作中受过不少累,吃过不少苦,查志向都没后悔过,唯一让他牵挂的是患病的女儿。查志向有一儿一女,不幸的是,女儿在两三岁时因为高烧得了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带着女儿去南京、上海、北京等地遍访名医,但都无果,无奈,他俩只得回家悉心照顾起女儿的饮食起居。随后,老伴离世,照顾女儿的担子就落在了查志向一人身上。每天,查志向像拉犁的牛般家里院里两头跑,为了方便照顾女儿和不耽误工作,他便把女儿接到院里住。“把女儿接过来后,就不用来回两头跑了,照顾起来比较方便,也不耽误工作。”查志向说。

虽然有了这份工作,但家里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少改善。以前在缫丝厂工作时,工资待遇都还不错,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紧巴巴。查志向在敬老院每月工资只有五百块,今年才涨到每月一千。由于敬老院开支较大,碰到有老人生病,医药费不够时,查志向常常自掏腰包给他们治病。此外,他还隔三差五地给老人买零食,购置生活用品等等,这些开支都是他一人承担,粗略估计,一年下来查志向要倒贴一两万块钱。在外工作的儿子每年孝敬查志向的零花钱,加上他自己的工资,全补贴进去了。“还好儿子很支持我的工作,经常拿钱给我贴补院里,他说凭良心做人做事,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换回大家的幸福就心满意足了。”查志向欣慰地说。

开动脑筋创新管理 老人还有“工资”拿

和其它敬老院稍有区别的是,丁香镇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不仅吃得好、穿的好、住的好,还有“工资”可拿,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这些,不得不归功于查志向的管理水平。一共只有3个工作人员的敬老院,却管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走进任何一位老人的宿舍,哪怕是生病老人的宿舍,都闻不到一丝异味。

原来,敬老院依据自身特点成立了卫生组、生产组、后勤组、安全保卫组、特护组五个自我管理小组,每组设组长1人,由相应特长的院民组成,对院内一切事务进行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通过五个小组共同的工作,减轻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通过劳动又增强了大家集体荣誉感,增加了经济收入,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能充分发挥余热。”查志向介绍道。

为了提高敬老院的生活水平,查志向还组织院民开展各项生产活动。他先是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在敬老院后山开垦了1亩荒地,然后又向周边村民租了2亩田地,种上各种蔬菜和经济作物。目前敬老院里各种蔬菜能充分自给自足,每月可减少购菜支出600元以上,同时院内还利用剩菜剩饭养猪、养鸡,这样通过老人的生产劳动,使敬老院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年可创收15000余元,从而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水平。“每天都能吃上鸡蛋,中午不是烧鱼就是烧肉,天天开荤……”老人们都说,敬老院的伙食非常好,甚至打趣道,再这么吃下去,就怕得“三高”。“我们种菜还有收入,每人每月180元左右,收入最多的时候有400多元。”一位老人乐呵呵地表示。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查志向表示,“准备建个乒乓球室或者康乐球室,多开展些文娱活动,继续完善硬件设施,让这里的老人生活得更舒适,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记者石泽丰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士宽深入

本报讯(记者石泽丰)3月2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士宽深入石台县,亲切会见来石台白石岭书画创作基地蹲点写生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教授周逢俊一行,并调研该创作...

石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石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