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编制按应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中央新闻单位驻皖记者站联合

池州日报 2010-12-28 00:49 大字

编制按:应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中央新闻单位驻皖记者站联合会于10月17日至19日组织部分记者来池州市集体采访。在池期间,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上海城物流商贸中心、教育园区、安徽白鹰集团、江口物流基地二期码头和安徽中卡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进行考察,并围绕“民生工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等专题进行了深入采访,撰写了一组宣传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稿件。本报从今天开始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安徽省池州市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富民强市和生态保护三者关系。整个“十一五”期间,池州在GDP年均增长15.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9.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8%的同时,森林覆盖率由57%提高到60%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100%,一级标准天数为300天,境内8条主要河流和3个湖泊水质均在优良以上……一个绿色崛起的“池州模式”,成功破解了经济发展必然造成环境污染的悖论。

池州是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一座新兴城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作为经济后发地区,池州建市之初所拥有的最大优势是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在谋划发展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借鉴先发地区的经验教训,在加快发展的强大压力中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并努力践行着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了绿色崛起的“池州模式”———

制定一个有所不为的科学规划 面对着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薄弱的现实,“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成为池州不容回避的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的压力面前,市委市政府决心在“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中找到一条共存之道。经过反复调研、比对,池州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的发展战略。

为实现发展与环保并行,市委市政府在规划布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杜绝经济发展的“处处冒烟”,制定并实施了“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的总体规划。“一线”,就是把工业发展全部集中在长江流经池州境内的160公里岸线上,利用滩涂和荒废地开辟开发区和工业区。“一片”,就是8272平方公里辖区面积的绝大部分地区,不得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

(下转A3版)

(上接A1版)像石台县,因为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自然生态教育基地———牯牛降所在地,被明确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为解决石台县发展问题,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外,池州市里专门在沿江的东至县大渡口开发区为其设立石台工业园区“飞地”,解决工业项目用地。

竖立一道坚不可摧的准入门槛 在“开发沿江一线”过程中,池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工业布局沿江始终本着科学规划、集约用地的原则,绝不意味着可以污染沿江,而是充分利用沿江的交通优势和土地资源加快工业发展,快速提升经济实力。因此,池州市对工业项目全面设置“绿色门槛”,坚决杜绝高染污、高能耗、低效益的“两高一低”项目,严防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在沿江布局的池州工业园区、贵池工业园、东至香隅化工园、青阳工业园、东至县大渡口开发区等工业企业集聚平台,每年被拒之“门”外的大项目都在20个以上,五年间已有上百个项目因为环评不达标或者不符合产业规划在池州吃了“闭门羹”。

为确保“绿色决策”,避免行政权力越位,池州市把“绿色门槛”从工业园区扩展到全市范围———市委市政府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专家,环境、生态专家担任顾问。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或启动具体项目时,只要事关环境、生态,一律实行“专家一支笔”制度:只有经过专家签字的议题,才能进入决策程序,否则一切免谈。对落地的项目不仅有环保前置条件,项目建成投产前还要进行后置环评,通过方可正式生产。

做强一个低碳高效的无烟产业 针对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多达300多个,更拥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这样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池州围绕做强旅游这个低碳高效无烟产业,以主城区为中心,以九华山为龙头,打破区划分割,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大九华圣境、秋浦仙境、牯牛降生态、尧舜胜境四大板块,形成中心辐射、区域联动、特色互补、层次配套的大旅游格局。利用牯牛降、升金湖等原生态自然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和养生科考基地;并建设景区景点连接线,实现主城区到各景区景点1小时内到达。2009年度,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108亿元,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特别是在九华山“二次开发”上,池州立足做强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投入上亿元资金,对山上核心景区环境实施综合整治,将管理机构和人员下迁,拆除各类建筑20多万平方米,用以“还树还草”。山下,通过建立旅游综合服务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基础设施和金地藏露天铜像、大愿文化园等景点开发,2009年,九华山游客已达到310万人次,旅游收入31亿元。

开辟一条山水生财的富民道路 池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清醒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和切实保护好生态,根本的一点就在于让群众尽快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走上富裕道路。在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基础上,池州市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通过实施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和茶产业振兴工程,培育出8大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抓龙头带动,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龙头企业180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40家,入社农民达到6万户;同时立足生态优势抓品牌培育,全市共有103种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

同时,池州市结合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目前全市共建成改厨、改厕、改圈的沼气池7.8万口,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家庭使用沼气,每年减少的薪柴量相当于封山育林22万余亩,改良土壤1.7万公顷。以此为基础,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业,全市农家旅游星罗棋布,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构建一座山水园林的幸福城市 针对建市迟,人口少,城市规模偏小的实际,池州以“利用自然山水、传承历史文脉、展示现代文明”为原则,提出了“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传承历史、体现生态”的城市发展新思路。2006年以来,全市共新建、改建城市骨干道路50余条,主城区新增道路210公里,主城区框架面积由2005年的26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20平方公里,投资数10亿元实施城市绿色、亮化、美化工程,先后建成和完善了百荷公园、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包山、碧山森林公园、月亮湖湿地,实施了清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到2009年底,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0.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9平方米。

同时,结合创建全面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六城联创”,池州整合基层维稳综治力量,通过一体化处置提升平安等级,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通过实施“夕阳红”计划,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5%以上;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孤儿救助工程,全市集中供养孤儿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分散供养的孤儿生活救助标准达500元以上……“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平安舒畅的生活环境,大大提高了池州的幸福指数。

经济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包括GDP、工业、财政收入、消费、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位居全省前列———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接近十分之一的池州,作为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用自己的实践雄辩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实现齐头并进。

记者认为,在即将进入“十二五”,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局面的大背景下,认真总结安徽池州的发展经验十分必要。“池州模式”对于具有资源环境后发优势的地区,甚至是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既可以借鉴,也能够复制。

新闻推荐

石台讯通讯员程淑红上午石台县召开全县群众观点主

石台讯(通讯员程淑红)4月15日上午,石台县召开全县群众观点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安排部署和全面启动群众观点主题教育活动。会议要求,要统一思想,...

石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