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稳定幼师资源
重视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在皖南建设一批旅居养老基地……今天,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启幕,在今年的“两会”上,省人大代表为安徽省教育、养老等领域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殷兴华:
重视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而古树名木自身不仅承载物质价值,还有着独特的人文属性。省人大代表殷兴华认为,在注重林木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
据了解,2018年“中国最美古树”共有85株,安徽3株成功入选,除黄山迎客松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树”之外,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二酉村的“檀公古树”被命名为“最美青檀”;宿州市砀山县园艺场的“梨树王”被命名为“最美沙梨”。近期统计,省三级以上古树名木3000余株。因此,殷兴华认为,安徽省在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的发现和利用上,基础条件好,发展空间大。
殷兴华表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树是一对天然紧密的关系,自古就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在很多人眼中,树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殷兴华说,“记得住乡愁,自然也忘不了长亭外、古道边的那棵游子魂牵梦萦的老树。”
在殷兴华看来,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现实需要。据了解,古树名木的树龄一般在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因树记人,因树叙事,它们为存史立志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古树名木还被誉为“植物界的活文物”。了解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对于深刻理解历史大有裨益。
此外,殷兴华表示,发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可以展示安徽的美好形象。安徽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也是一座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文化资源的“富矿”,“黄山松精神”已经成为安徽的一张文化名片,“迎客松”则化为张开臂膀、笑迎八方来客的文化符号。“政府部门重视对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的发现利用,一定会为建设美好安徽助一臂之力。”
殷兴华认为,当前,发掘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的关键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他建议可以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林业、教育等单位,制订相应方案,设立专项基金,列入新闻出版和宣传推广计划,在林业院校抓好古树名木文化价值的教育。
省人大代表孙艳:
加大公办园建设,稳定幼师资源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人生的起始阶段,今年,省人大代表孙艳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基层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学习的地方,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更活泼好动,但是幼儿的身体发育不成熟,很容易摔跤,所以幼儿园装修,室内和室外地面都是有要求的。”不过,孙艳表示,乡镇幼儿园基础设施差,许多乡村幼儿园由于资金短缺等各方面原因,设施无法达到基本要求,大大限制了孩子们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成长与发展。有的父母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县城里上学,大大增加了家庭教育成本。
由于乡村教育条件、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留不住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乡镇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无论是公立园还是私立园都存在幼儿多、教师少的情况。”孙艳说,特别是在一些私立园,幼儿人数远远超过了实际能接纳的数量,而配班的老师却不变,使得老师无法精细地照顾到每个孩子。“有的偏远山区乡村就一个幼儿园,两个班,难以实现适龄教育,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并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全省来看,因为公立园数量较少,许多家长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入私立园就读,而私立园较高的学费,远远高于中小学阶段的学费,这也成为普通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孙艳建议,在支持民办幼儿园的同时,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并壮大幼师队伍,让幼师资源稳定下来。“还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力度,杜绝收费乱的现象。”
省人大代表谢琼:
制定地方性养老服务法规
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65周岁及以上人口820.2万人,占12.97%,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养老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安徽省要从地方立法的高度,明确政府涉老部门职责,加大各方要素保障,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省人大代表谢琼表示。
201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安徽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连续7年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省民生工程实施。“但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还存在部门职责不清晰、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在地方立法层面加以应对和解决,以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谢琼看来,制定地方性养老服务法规是安徽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养老问题,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是基本民生保障。”谢琼说,养老服务地方立法,要因地制宜,规范监管,保障安徽省养老服务发展。
谢琼还表示,制定地方性养老服务法规,不仅要科学立法,顺应民意,更应该提高立法质量,“政府要在设施体系建设、医养融合、城乡统筹、税费减免、质量标准监管、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找准症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立法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据了解,安徽省目前已经在居家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改革试点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效探索,据此,谢琼认为,安徽省应当将实践中运行有效、群众满意的好做法,固化提升为地方性法规要求。此外,谢琼认为,养老服务地方立法要突出特色,“发挥安徽省特有的旅游、生态优势,支持发展养老+旅游产业,在皖南、大别山周边建设一批旅居养老基地。”她还表示,安徽省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明确违法责任,量化处罚标准,为规范服务行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省人大代表方忠喜:
加大固废污染防治力度
“当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积存量多,固体废物底数不清,处置能力不足,非法转移、违法倾倒等现象时有发生。”省人大代表方忠喜说,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办法还是1998年12月1日开始的,2006年6月29日再次修订,至今已十余年。近年来,安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办法需要进一步修改,确定统筹管理部门,强化社会公众职责,健全转移机制。
方忠喜建议,应当明确固体废物防治法核心原则,突出固废产生、收集、储运、利用、处置等各环节无害化,合规化原则。进一步明确倡导固废利用资源化,提升固废再利用相关指导及标准。同时,强化政府监管,鉴定主体责任。“可以通过法律条文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固废的统一管理职责,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梳理各部门责任。”方忠喜说,还要提升企业及公众的主体责任落实,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方式方法,明确企业和公众责任,完善责任延伸,号召全民参与。“对于信用优良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补给,信用一般企业明确倡导及提升责任,信用较差或者恶劣企业加大处置力度。”
在固废处理的技术层面,则要鼓励固废先进技术的利用,促进先进技术落地及产业化发展。工业园区可增加固废处理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以减少固废产生、贮存、运输、处置各环节资源无效浪费。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对固废处理或再利用环节进行结构优化。“不仅如此,还要完善固废转移监管法律机制,在目前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基础上,增加非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跨界转移类型联单管理制度,提升信息智慧监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倪晓春)元旦、春节将至,连日来,青阳县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严把食品安全关和节日消费维权关,切实筑牢“两节”期间群众...
青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