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建成贫困村“一村一品”21个、特色产业扶贫园区91个,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9916户 产业扶贫满园春

池州日报 2019-12-27 06:41 大字

□ 记者 邓柱

产业扶贫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池州市依托本地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产业扶贫潜力,深入实施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种自养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推进“茶叶+扶贫”“果蔬+扶贫”“龙虾+扶贫”“黄精+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青阳县的广阔乡村,“四带一自”模式带来的效应一览无遗。

2009年,酉华镇乐元村村民吴振东创立青阳县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在乐元村建立了1500亩九华黄精产业扶贫基地,并将黄精运用到茶和酒的生产加工中去。“一方面,我们流转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民的土地,并雇佣他们到黄精种植基地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另一方面,我们着眼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带动他们种植黄精等各类中药材,增加他们收入。”吴振东说。

乐元村两委积极和该公司对接,通过产业带动广大村民包括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乐元村通过黄精产业带动的贫困户达到了50%以上。在产业扶贫的助力下,乐元村的贫困户数量由2014年底的38户65人降至2018年底的7户13人。预计今年底,该村贫困户将全部实现脱贫。“产业扶贫项目的上马不仅为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提供了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为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乐元村村支部书记吴有为表示,该村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扩大基地种植规模,使中药材产业更进一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坚强保障。

通过资本收益扶贫模式,村集体与合作社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产业持续发展。乔木乡凌塘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9月份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青阳县年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金银花面积1400亩,套种黄精1400亩,总投资将近1000万元。“目前基地直接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除了务工,贫困户还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收入。”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扶贫工作队负责人介绍。目前,凌塘村金银花基地正在科学管理,计划到2020年完成基地种植面积3000亩。村里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邀请农业专家指导生产管理,传授科学种植技术。除此之外,村里正在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等到金银花成片开花时,还可以打造旅游观光业态,实现富民的目标。“乔木凌塘,药谷花香”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实现。

木镇镇常丰村牛山组油茶基地,每年油茶采摘期,收购油茶果的车子开到基地旁,采摘的鲜果直接上车运往油茶加工厂;油茶花盛开的季节,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自驾游的人群络绎不绝。近几年来,木镇镇常丰村充分利用现有山场林地资源,成功培植油茶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常丰村共有油茶种植面积近1000亩,其中400亩已挂果,每年可采摘鲜果18-20万斤。

目前,青阳县全面完成2019年度“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共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18个,完成率10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任务746户,完成746户,完成率100%;开展自种自养贫困户任务1866户,完成1866户,完成率100%。

今年来,池州市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和“四送四通”直通车扶贫模式。建成贫困村“一村一品”21个、特色产业扶贫园区91个,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900余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900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务工就业,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9916户。

新闻推荐

青阳:目标“向东”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图为安徽青阳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全貌。记者程昭摄□记者李玲12月12日,青阳县丁桥镇童车产业园。签约入驻的12家童车整车生...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