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布衣学者施达与天柱馆??吴汉卿

池州日报 2017-05-19 07:40 大字

施达(1573-1636),字下之,世称“天柱先生”,青阳县十六都(今杨田乡黄泥村)人。施达毕生专心治学,不涉仕途,不拘世事,不修边幅,举止无形,言语随便,异于常人。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受到社会上庸俗之辈的嘲讽。便按其“下之”一名的谐音,称他为“施邪子”,意即“疯傻怪人”。实际上他是一位不涉仕途,致力学问的满腹经纶的学者。

这位明代末年的学者,平生以约礼为宗,从不应制科文字。清代《青阳县志·人物志》称其是“一门之内,家人应对进退,悉准内则。”明泰昌元年(1620),其故居被洪水冲毁,在友人的资助下,迁居天柱峰下,三年屋舍落成,颇有规模,斋堂、书室、宿舍、厨房,一一皆备。房舍初名“天柱山房”,继称“天柱书堂”。施达在这里授徒讲学,长达17年。他饮食起居,循规蹈矩,治学处事,井然有序,因而遐尔闻名。江南四方之士,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送往迎来者,岁以数百人计。当时江南名士姜演、陈自藩、沈之复等出于他的门下。连鸿儒、“桐城派”早期学者方以智也不远数百里之遥跋山涉水拜访先生,写了《白鹿山庄寄怀天柱施下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对施达的敬仰和怀念。

崇祯九年(1636),施达之门生张玮,任崇祯皇帝的玺卿,即是掌管皇室玉玺、符牌、官印的官员,向皇帝推荐先生。崇祯帝征诏先生入京授职,先生辞之不应命。张玮又向崇祯帝献上先生著作及其《时事十三策》一文,帝又继之二次征诏、三次征诏,先生仍然辞不应诏。崇祯帝欣赏先生立志不涉仕途的志向与性情,御赐“征君”之名,故先生又得“施征君”名号。这就是世传的关于施达“天子三问”的真实故事,此“天子三问”极大地提升了施达的声望。当年的施氏宗祠内,悬挂有“天子一问”、“天子二问”、“天子三问”、“征君”四块匾额,表彰他荣宗光祖的显赫功勋。

也就在崇祯九年,先生不幸,因遭墙塌而殉命。终年六十四岁。先生之墓,与妻袁氏合葬。碑石刻有“明征君施下之达之墓”。泾(县)、石(台)、太(平)、贵(池)等县门生闻讯,均一一亲自谒墓吊唁。顺治十六年(1659),太平县门生杜应成撰写有《施征君天柱书堂及庄田碑记》。康熙五十年(1719),乡贡进士门生邵扑之撰写《天柱讲馆庄田记》,足见弟子对先生的敬仰。

以天柱峰为中心的“天柱仙踪”,为九华山十景之一。施达先生创办的“天柱书堂”,坐落在天柱峰东侧。门前,绿篁万顷,浩浩如海,幽涧深峡,逶迤极天,翡翠般玉池与奇特的山峰相映,景色之美,宛如仙境。右侧,天柱峰孤立擎霄,如戟直刺天庭,“耸拔千仞,如柱倚天”。馆前谷中,有块巨岩,叫洗心墩,施达曾在这岩石的缝隙里亲手栽植一株银杏树,历时近400年,高达数丈,挺拔耸秀。树旁岩石上刻有清人施玉藻的题诗:“此树果独白,征君手所植,迄今三百年,犹居一垂石。”此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枯死,如今犹见腐柱留存交错的乱石中,崖石题诗字迹亦模糊难认。

现存的天柱馆为清代重修,为当今青阳县和九华山地区唯一完好的古代书馆。其内部布局与当地民居相似,属三间平房,中间是堂厅,应是当年学子读书的地方;左侧是卧室,右侧是一个不大的房间,可作学子们寄宿的客房。学馆规制不大,木柱板壁,朴素简洁。遥想当年,这里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正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所说:“孔子云:何陋之有?”天柱书馆门楣上方嵌有“天柱馆”三字,楷书,每字长60厘米,宽50厘米。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族人施文粲在此设塾讲学,亲笔题写亲手镌刻在门楣之上。同时他还取施达三次迁居之事和清青阳教谕周赟《天柱仙踪》诗句题写了联文,曰“三迁皆避地,一柱独擎天”,镌刻于书馆大门两侧。

施达一生精心研习理学,治学上以“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宗旨,摈弃科举之作,颇有成就。他的著述有《周礼通义》、《孝经注》、《序林杂卦图解》、《儒行注》和《天柱志》等。门人弟子曾辑有《施子语录》15卷,流行于世。

施达留有大量诗作,现录数首如后。以飨读者。

施达寻清隐庵摩崖诗刻

双峰千仞下,石隐汉玉孙。

署名今抗脏,勒石表坚贞。

既垅清隐岩,又慕招隐文。

款识不可辨,嵌壁多方泯。

披秽热临观,苍藓沿锓痕。

岁久食冰雪,巨画亦模棱。

王孙擅色藻,爱石兼自珍。

胸中结垒块,将以贻后人。

但之石不转,宁知磨亦磷。

观山空泪碣,刘冲有几铭。

清隐庵:宋代隐士刘放字世疏隐居处,即今之青阳县刘冲。

诗的大意是:壁立千仞的双峰下,曾隐居着汉高祖裔孙刘放。他在高耸的石壁上题刻“清隐岩”三个勒巢大字,表达自己的坚贞意志和德行。他的这一举措和身体力行,招来了许多厌世辟尘的人到此筑室读书,摩岩题刻。这些嵌在如玉的崖壁上的石刻,有的是阴文,有的是阳文,只可惜现在大都被茅草所掩盖。由于长时间风雨侵蚀,多数笔画已模糊不清,很难辨认了。汉皇后裔刘放,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他爱这里的玉璞一般的岩石,亲手题写并镌刻于石壁上的“清隐岩”三个大字,郁积着自己的浩然正气,指示、教育、影响着后来之人。这玉一般的岩石是不会迁转变化的,它将与世永存。我含着泪水,举目空山,放眼四望,试问刘冲这块山色宜人,清静秀丽的宝地内,有多少摩崖题刻?

滴水岩

访胜沿溪深,惊魂绣屋壁。

阴霾斑剥凝,苔藓蚀深碧。

擂砢势断断,鬼兵众斧劈。

坚崿急不任,错理泐如磔。

百仞崖倒悬,飞萤翼左揭。

传闻大士岩,玉立瞻倏忽。

翛然丈六金,赤脚青莲菂。

有石深仰盂,涓涓承溜滴。

浤澄不受泽,杨枝水真的。

洒之愈沉疴,清冷沁心骨。

九华山滴水岩随处有之。旧志注在保真院东。

诗的大意是:为寻访胜境,我缘溪向深处前行。两厢层层陡峭的石壁上花纹如绣,令人惊魂落魄。岩穴阴霾氤氲,石壁斑剥不平,显得异常坚硬。苔藓长满岩壁,颜色深绿。块块岩石如鬼斧神工般配置成一体,岩纹杂错,秀美好看。还有很长的钟乳石倒悬在洞穴之中,有的钟乳石形如萤火虫,飞挂在岩石的边角上,有的钟乳石象传闻中的观音大士岩。然而,移步换景,一转眼,见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佛,手抚青莲,打着赤脚。复前行,有块大石,中间凹陷,象盛满液体的圆形器皿,它是承接着岩顶的涓涓滴水,清澈见底,且不流动,用杨树一搅,没有一点渣滓。据说此水能医治重病,水性清冷,饮之沁人心腑,冰入心骨。

天泉

九华山巅石凿凿,谁说银河天上落。

石上每穿渚水池,涵空莹鉴双星曜。

我来照景身如浮,便欲乘槎犯斗牛。

那应尽是支机石,谁还歘尔升天游。

闻说仙翁此酿酒,仙酝熏人知眩否?

假饶仙酿能熏人,经须烂醉华峰九十九。

天泉:在九华山中莲花峰东北,泉潴峰顶。峰托天池,泉水澄泓,峰西北岩隙中泉水滴沥,经年不停。

诗的大意是:九华山的一座山峰峰顶上,有个象是锤击锐利钢钎开凿而成的水池,有人说它是天河坠落而成。池水如一方澄清明亮的镜子,白天照耀太阳,夜晚照耀月亮。我在池边照了一下身影,身子好象漂浮在池的水面上,真想在这里乘木伐到南斗、牛宿上去走走玩玩。原来那是用支撑织女的织机的仙石开凿而成的仙池,谁还有胆量由此升天游玩。又听说酒仙杜康曾在此酿酒,不知他酿出的仙酒可能使人昏花、眩晕。假使仙酒能醉人,肯定能将九华山九十九峰都醉倒如泥。

将家入天柱峰作

飘零一复旧田庐,赢得青山可寄逋。

妻有胜情饶领略,家无长物足踟蹰。

鹴裘自典曾归蜀,短褐难完已去吴。

行李肩舆天柱路,祗疑拔宅到蓬壶。

天柱峰:在净居、翠峰西南。石谷峰嵘,四周峭壁,耸拔千仞,如柱倚天,巍峨雄壮。施达在此峰东麓筑馆聚徒讲学。遗址有“天柱书院”。

诗的大意是:我长年飘零失落,惟有祖上留下的田庐依然故我,我设馆授徒、传经讲学,过着避世隐居生活。妻子顺适我的情感,领会我的意图,任凭我的举措。我家没有多余的东西值得我徘徊犹豫,惟有一件用羽毛制成的衣服,被典当人卖到四川去了,还有一件穿不烂的粗陋衣服送给了一位江苏人。我今乘坐一顶抬杠带着简陋的行李前往天柱峰,来到这个犹如神仙居住山上过一过神仙般的生活。

广福寺

溪水萦纡抱石湾,过桥平坦豁云天。

但应作寺祠西竺,未许移文置北山。

梵宇唐书何代泯,给园祗树有僧还。

罔前上下莲花漏,并入疏钟杳霭间。

广福寺:旧名应天书院,又名征贤寺,在笔架峰东、莲花峰西南、征贤峰侧。原为五代南唐开国宰相宋齐丘书堂,后更名征贤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为广福寺。

诗的大意是:溪水萦绕着石湾,过桥平坦开阔,豁然云天旷远。原来的宋齐丘书堂,后改为寺院,供佛祭祀,不许有人假托隐士之名,为其沽名钓誉,而后又应诏出仕为官。寺庙藏有唐人抄写的四大部经书,可谓难以泯灭。这里仿佛是释迦牟尼与僧徒居处的“给孤独园”,环境优美。罔上罔下不绝于耳的泉水流淌的声音,飘荡着在稀疏的钟声和幽暗深远的云气之间。

九华文成祠赠方本庵

仙舟何幸渡江烟,雅望从知斗极边。

发兴云山聊寄适,狎盈儒素尽推先。

礼文自昔尊三百,道德于今富五千。

不浅潭经应有契,交情底说托忘年。

文成祠:即阳明书院。明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当国,诏毁天下书院,故阳明书院改称“文成祠”,又名“仰止祠”。

诗的大意是:你乘着仙舟渡江南来,目的是瞻仰文成祠。你的声望极高,与北斗星相连。既然有兴趣来九华山瞻仰文成公祠,姑且凑合着暂住下,舒适一番。儒家应有的德行是互相推让、客气,我与你由相识到相知。我们向来尊崇三百零五篇的《诗经》和五千余言的老子《道德经》。我们谈得深远、投机、默契,堪称是一老一少的“忘年交”。

梅花峰

疏枝瘦影绮天斜,抹雨披烟带碧霞。

应有群仙吹铁笛,空山处处落梅花。

梅花峰:在天柱峰西北。峰顶五石挺峙,呈枯株含萼之象。

诗的大意是:稀疏的枝条,清瘦的身影绮天斜挂;抹着雨水,披着烟雾,身带着霞光。山风呼啸似群仙吹奏铁笛,空山处处响彻着羌族名曲《落梅花》。

中峰

莲花九叠耸居尊,一柱天开远势屯。

东带平罔西突屼,可知三面号昆仑。

中峰:在九华山会仙峰北,东藏源东,众峰环峙,而此峰独中踞,上睇日月,下观云雨,清泉迸石,翠雾凝空。登峰四望,会仙、抚子、天门、石笋、书箱等十余峰各显殊态。乃九华山诸多名胜之一。

诗的大意是:九华山有九座主峰,唯独中峰孤峤中踞,耸入云霄。它如一柱擎天,显得苍穹旷远,势亦荒屯。它东带山脊,西边高耸,像昆仑那样广大磅礴无垠。

雪潭

向夜宿高楼,楼头泉漱石。

一夜枕流听,水声沿枕席。

雪潭:在钓鱼台上,飞流凡三级,故为上、中、下雪潭。瀑悬三级飞跌潭面,“雪花”飘洒,十分壮观。

诗的大意是:往昔我曾借宿过高高的楼层,泉水荡涤楼边的石头,整个夜晚在枕头上听到的都是瀑悬飞跌潭面的雷鸣声,水声仿佛是沿着枕头在流淌。

新闻推荐

“拦路虎”

青阳县丁桥中心小学401班周晨指导教师:张萍星期日的下午,我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物长征》这本书。我看着看着,一个陌生的字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篾”,我想:这个字怎么读呢?我还是问妈妈吧...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