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国时期兰谱见证交友旧俗

合肥晚报 2016-05-27 14:33 大字

在古时的旧俗中,人与人之间若要交朋友或结拜兄弟时,要互换谱帖,即兰谱。

安徽省档案馆里,就有民国十九年的一张兰谱。兰谱上,有其中一方的出生年月、籍贯、职业、住址以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号,还有双方为何要交朋友或结拜兄弟的说辞及盟誓约定等,如“藉订兰交,本互助之精神,盟同牛耳,结异宗之手足”、“各坚其志,海枯石烂,历岁月而不爽”、“对神明而同誓,愿休戚之相关”。

旧时交友结拜要互换文书

兰谱,是旧时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在1979年出版的《新华月报》第6期上就有对兰谱的介绍:“兰谱,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往往被当作友谊的信征……这类兰谱的封面上,往往绘有一支兰花,象征友谊如兰之芬芳流远。”

在安徽省档案馆里,保存着民国时期的一张兰谱。这张兰谱约A4纸大小,周围印刷着带有兰花的边框,在边框中间,有纂体印刷的水印“兰帖”二字。正文里则是交朋友或结拜兄弟时写下的出生年月、籍贯、职业、住址、族系等个人信息,还有交朋友或结拜兄弟的说辞以及盟誓的约定等信息。

这张兰谱是民国时期安徽省青阳县的一位名叫曹树彬的青年,与另一位名叫陈晋文的青年双方结拜异姓兄弟时留给对方的一张兰谱,上面写有“盖闻诗赓伐木足征求友之殷,易筮断金早见知交之益,是以他山攻玉,声气相通,席地班荆,衷肠不隔,爰联芝谊,藉订兰交,本互助之精神,盟同牛耳,结异宗之手足,序效雁行月落云停隔河山,而各坚其志,海枯石烂,历岁月而不爽,斯贞清芬则家世,互详推爱,则后昆并列,对神明而同誓,愿休戚之相关谨序”。

安徽省档案馆的学者介绍说,兰谱上的这段文字介绍了两人为何要“结异宗之手足”的原因,就是“易筮断金早见知交之益,是以他山攻玉,声气相通,席地班荆,衷肠不隔,爰联芝谊,藉订兰交,本互助之精神,盟同牛耳”,“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的原因就是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兰谱的后半段则是个人信息,“曹树彬,字幼琴,年十八岁,十一月初五日丑时生,安徽省青阳县籍人,职业读书,现居南乡沙堤村,曾祖父曹子源,曾祖母李氏,祖父曹鹤峰,祖母甯氏,父曹汝霖,母林氏,如兄陈晋文惠存,如弟曹树彬鞠躬,中华民国十九年九月四日盟于青阳初中”。

民国商家寻得印刷兰谱商机

交朋友或结拜兄弟为何要互留类似“兰谱”一样的文书或帖子呢?省内的一些民俗专家介绍了这其中的一些原因和演变。

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的故事在我国的历史上影响颇深,在古代,一些市井百姓甚至文人官吏,很多人都在效仿他们“义结金兰”,之所以很多人效仿,“义气”在这其中的成分很大。到了明清时期,在文人官吏之间,慢慢地形成了一套十分讲究的“换帖仪式”,即结拜时,每人都要填写一份书面文契,男的用大红册页,女的用粉红册页,通常折为信封大小。而到了民国时期,一些商家寻到了商机,专门印制了精美的“金兰谱”、“兰谱”,填写时非常方便,便于购买、交换和收藏。安徽省档案馆里保存的这份民国十九年的“兰谱”,就是一种印刷精美的印刷品,便于人们填写、交换时使用。

据民俗专家介绍,旧时的义结金兰,也有一定的仪式,主要有:缔结金兰谱,即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辰、籍贯以及父、祖及曾祖三代的姓名;举行仪式,即在天地牌位前,依年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齐读誓词;共食酒饭,宴饮后,集体再叩拜,撤香案,分金兰谱。结拜后,各自家庭也互相来往,称呼如家人,谓之“干亲”。如果日后如反目绝交,也要举行断义仪式,烧毁金兰谱,断交后,双方便不再有结义关系,形同路人,甚至成为仇人。

旧时交换兰谱结拜弊端多

旧时民间订立金兰谱时往往强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重义轻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小生产者互助的需求。当然,这种江湖“义气”有时也被盗匪所利用,用来联结部众,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在今年1月15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中,一篇《结拜异姓兄弟就靠得住吗?》就深刻地揭露了交换兰谱结拜兄弟这种旧俗的弊端。

“古代信息不发达,陌生人来自天南海北,彼此存在信息盲区,即便一开始意气相投,成为朋友,但如果要在一起做事,时间一长会有利益冲突或更大的困难,对方是否可靠?用什么方式可以约束?”“在古代中国,结拜兄弟往往在码头、工厂、军队和山寨中盛行,原因乃是这些地方的人都离开了父母和故乡,成为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人,如一片树叶飘零在江湖,必须和其他孤单的‘树叶’抱团取暖,才可能应付一个个危机,获得安全感,进而企求有人生更大的前景。所以说,结拜异姓兄弟,根本的原因是彼此的利益需要。”“‘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友善真诚,并不主张在朋友之间靠结拜异姓兄弟来分亲疏。”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郑静

青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