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黟县琅山古道探幽

黄山晨刊 2015-03-31 18:59 大字

古道上现存的僧尼墓葬□藏名乐人

黟县柯村镇宝溪村琅山湖(大坞里水库)西面山谷的琅山,其乡村古道和佛教遗迹颇多意趣。

琅,属玉,先人取此名谓琅山为宝山之意。

巍巍琅山位于黟县、祁门、石台三县交界处,海拔800余米,是过去当地人去往祁门、石台县境内的必经之路,古道全程约5华里。当年众僧尼在陡峭的石林间凿砌石阶的古道很是条直清晰,石板上苔藓层层,古道两侧茂林修竹,兰花丛生,桂花林分布在原始、古朴、幽静的山壑间。古木林中飞鸟的鸣叫声好似快乐的交响曲,山谷间长年云蒸雾绕,涧水潺潺。这天然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为古代僧人、文人墨士及四方游客所青睐。据《石埭县志》记载:清道光十八年,池阳知府陈之瑞进士应石埭三都茗溪盛氏家族邀请为《盛氏族谱》撰序,期间登上琅山棲云庵朝拜后、经下游村庄孙家的漩溪塔边返回池阳,被这里的优美景致和淳朴民风吸引,曾撰联赞曰:琅山庵上太空日日午日昳,漩溪塔下水中月月中月圆。此后,石台、祁门和黟县的人们以登上琅山庵求佛、畅游漩溪河、登临漩溪塔览胜为一大乐事。

据村中老者和众居士叙述,唐宋时期琅山就有众多尼姑在此修行。尼姑庵多座,山中有一地名“尼姑坛”,旧址依在,传盛唐时期,地藏王云游四海相中九华圣地之前曾在这块宝地做短暂修炼,后来地藏王菩萨的亲授弟子在此住持修行,“九华老爷”把琅山作为九华山的佛教分支并筑建“棲云庵”。后庵堂虽毁,本地众居士自发修建了简易的庙宇供村民采茶避雨,并从九华山请来菩萨至于屋内供四方香客朝拜。后众多僧尼得此音讯,皆寻此处修炼。现在可见碑刻清晰的乾隆戊戌年(1778年)、咸丰十年(1860年)住持大僧尼的墓园,气势宏伟,保存完整。整座山谷尚存逾百座的僧尼墓葬群,有的墓碑由于年代久远表层已风化脱落很难辨认,历代名人雅士赠送的匾额散落村间。

“棲云庵”香堂前的一座山峰尖似银针,传说是观音菩萨的宝物银针所挑,谓之“香炉峰”。当年僧尼所开辟的数十亩山田现已是高山茶园,散落古木林壑间的佛家遗迹和叮咚清脆的泉水声似乎依稀述说着琅山的传奇。

棲云庵前方不远处三棵硕大的桂花树,树干挺拔茂盛,奇特的是这三棵桂花树呈三角之式排列,寓意“桃园三结义”,广交天下豪客名士。再前行,有一座横搭在山谷间的名为“虔心桥”的遗迹,示意人们拜佛务必“心诚”,更要心无杂念。现如今桥已不存,只留下溪水两岸残损的桥墩。

上琅山有左右两条登山古石阶。顺着右行陡峭的古道拾阶而上,蜿蜒曲折,通过“南天门”关隘后复行数里地到达终点“棲云庵”;如果是左行登山,一路景致更佳:顺着“仙人指”的方向,一条高数丈的瀑布,似一条细长的玉带连天接地,一泻千里,瀑潭深不见底,水花飞溅中清脆的瀑布撞击潭水的叮咚声不绝于耳,这潭水冬暖夏凉,据说是仙人沐浴洁身之处,名为“仙人潭”。古道的一侧还有一石洞名为“观音洞”,传是观音菩萨潜心修炼之所,洞口一块巨大的“护心石”横立,洞内神秘、幽深,让人禁不住屏住呼吸,山洞外四面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林木森森,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因素,过去的僧尼利用这里山水资源,开辟漫山的茶园,换取食物。唐、宋、明、清时期琅山生产的茶叶就被赐为“贡茶”。琅山茶叶兰花香味浓郁,味甘醇,叶如翡翠,泡后清香四溢,品尝后令人心醉神怡,可谓茶中珍品。

站在山间放眼远眺,那倩影婆娑的乡村土屋群,碧波荡漾的琅山湖,水面上方成群的飞鸟和白鹤,时而在空中蹁跹起舞,时而扑打水面激起水花,给美丽的琅山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每年登山游玩的人近万人次,各种捐助也有记录,琅山还是红色旅游胜地,也是现代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中国共产党黟县地方史(一卷1919.5—1949.9)》记载:1949年4月24日上午,黟祁石太边区工作组组长胡鼎接到民兵报告,伪青阳县县长谭慕林带领青阳县政府机关和青阳县自卫队,逃窜到柯村翠林南山庵一带,官多,勤杂多,家属多,战斗兵少,士气衰落。当时游击队已经全部撤走了,胡鼎很快集中了美溪、柯村、翠林、宝溪等地的民兵共500多人,封锁了大小山口和道路,准备全歼这股敌人。经过研究,红色革命工作组决定采用政治攻势,派汪宝平带领地方干部李恒魁,以沿江部队和地方政府代表的身份,前往敌军驻地,敦促谭慕林投降。经过谈判和斗争,工作组不费一枪一弹,迫使敌人投降,交出了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步枪150余支、手枪8支、手榴弹150枚、子弹数千发。按照优待俘虏政策,发给每人路费和一份盖有“太平县美溪乡人民政府”印章的遣返证明书,遣散了俘虏,这或许就是佛法的善举吧。

下山后在村民家小憩时,抿着才炒制的、沁人心脾的“琅山源”牌毛峰新茶,听着老者如数家珍的琅山传说,感悟每一个人,不管他如何激动、烦恼、矛盾或经受煎熬,都没有关系,只要他来到这里时,就会沉着、安静、觉悟和理解……

新闻推荐

控污减排改善环境歙县跻身省级生态县行列

本报讯歙县自2006年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凝聚全县干部群众的勤劳与智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立县”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主线,以省级生态...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