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为进一步增强全市
编者按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为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招商意识,激发引资热情,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加快推进招商引资”专栏,重点报道有关县(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招商最新进展、创新做法、先进经验,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着力营造“人人想招商、人人为招商”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记者 余永平
初夏时节,以江南产业集中区、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遍布于池州“沿江一线”的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集中区一片忙碌,到处都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场景。一批招商项目相继竣工落成,又一批招商项目接连“入嫁”并相继上马,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撑起了池州经济借助外力发展的脊梁。据统计,今年1至4月份,全市共新引进各类项目62个,其中15个项目开工,14个项目已投入运营或部分投产。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池州市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着力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招商新办法新举措,吹响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号角,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10年至2012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059个,协议总投资1694.8亿元。一轮轮招商引资的热潮、一阵阵项目建设的热浪、一声声加快发展的号角,如浩荡东风劲吹池州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坚持领导靠前,实行责任招商是池州市招商引资的传统也是一大特色。市、县级领导纷纷率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走访推进招商项目,带动效应十分突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走访重点招商项目,1至4月份共有7位市领导率队外出招商共计34天,走访项目25个,签约项目5个。各县、区及园区管委会县级以上干部外出招商共85人191批次,累计外出668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杭州、湖州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
近年来,池州市转变传统招商观念,一改过去“地毯式招商”的盲目性,纷纷在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方面下功夫。同时进一步创新机制和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今年,贵池区坚持区领导率队的小分队招商,共组建了8支专业招商小分队;东至县在全县掀起招商引资“四季行动”,实行招商引资“一票肯定”机制;石台县从县直及重点乡镇专门抽调人员开展专职招商;青阳县重奖招商先进单位和有功人员,积极推行“三百工程”;开发区坚持高端发展、集约发展,进一步明晰招商重点,加大管委会班子成员招商责任;站前区围绕现代服务业组建了7个招商小组。
要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池州市提出“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在环境承载力大的沿江区域,集中连片发展工业,在生态环境好的山区腹地,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旅游,并做到招商项目一律进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招商还要安商,硬软环境同优。近年来,池州市先后出台了《池州市关于招商项目落户限时办结制度》、《池州市关于影响招商投资环境追究制度》等制度,着力解决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的服务不优、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合作不畅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打造池州发展环境的知名品牌,增强池州更好更快发展的“软实力”。同时注重综合环境的塑造,推动招商竞争力由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政策优惠并重的转变。针对项目签约、审批、建设、投产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尤其要做好落地企业后续的跟踪服务,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全市提出招商新引进规模项目360个,投产项目216个,到位资金360亿元。为全面完成今年招商工作目标任务,当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三区”大发展,坚持领导靠前招商,坚持招商工作调度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围绕 “两高一首”产业招商,力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梧桐枝繁百凤栖。重商、安商、亲商、富商,使池州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大招商、招大商、招优商,在池州大地奏响的是一曲曲借力发展的壮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筱媛)6月9日至11日,第二届安徽旅游商品展示交易总汇暨安徽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在合肥市举行,池州市积极组团参展参赛。池州市租赁15...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