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讯员孙继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在青阳县大地项目建设

池州日报 2012-03-19 00:33 大字

□ 通讯员 孙继葆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在青阳县大地,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处处可见。全县各地围绕“共筑皖南名城”,全力实施“构筑名业、培育名企、建设名店、打造名片、争创名牌”的发展战略,构筑五大百亿“名业”,培育百户现代“名企”,建设休闲度假“名店”,打造城市发展“名片”,争创科学发展“名牌”,加速推进“幸福池州”建设。

构筑五大百亿“名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培育机电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建设沿江主要的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力争5年内产值突破100亿元,增加值达到20亿元,规模企业超过50家。二是发挥区位优势,培育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建设省内主要的铜材线缆加工基地,力争5年内产值接近100亿元。三是实施“矿业换产业”战略,基本形成从矿山开采到石粉加工、从精深加工到终端产品、从产品研发到物流集散的完整产业体系,培育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加工基地。四是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培育现代旅游接待服务产业,建设皖南著名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五是加快资源开发,培育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泛长三角重要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力争五年内形成特种水产、大棚蔬菜、皖南土鸡、优质大米、竹木加工、花卉苗木、生猪养殖等七大特色农业产业,其产值均达到10亿元左右。

培育百户现代“名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一是建设两条工业走廊,着力打造以县经济开发区主园区为核心,以318国道、103省道为主轴,以乡镇集中区位支撑的“一个核心、两条走廊、七个板块”的工业发展格局,夯实名企发展平台。二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和集群转移、整体搬迁、合作建园上求突破,力争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5年达到4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0亿元。三是坚持抓招商与抓项目建设、抓企业扶持并重,全面落实项目推进、企业帮扶工作机制,着力破解企业用资、用地、用工、用房等制约瓶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五年内全县建成2家上市公司,10家产值10亿元企业集团,20家产值5亿元龙头企业、100家产值超亿元骨干企业。

建设休闲度假“名店”,创立旅游接待品牌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商贸活县”、“城镇带动”战略,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城镇特色化进程。加快推进环九华山特色旅游服务带建设,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度假、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接待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酒店和购物、休闲、娱乐企业,力争五年内建成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家5-8家、五星级宾馆2-5个,整体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同时制定旅游产业长远规划,充分挖掘佛文化、徽文化内涵,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发展要素,积极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打造佛国休闲疗养度假旅游基地,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打造城市发展“名片”,建设精品旅游城市

为了加快皖南名城建设,该县制定未来20年县城总体规划,将进一步增强县城对全县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对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动融入铜池枞产业组团,不断拓展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同时充分发挥境内良好的生态优势,全面推进南部新城建设,积极开展精品小区、精品道路、精品广场、精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精品旅游城市”。确保明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以上,3年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0亿元以上,力争五年内新城区基本建成,县城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0万人。到2015年,争取城市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基本形成特色城镇体系,城镇品位形象大为改观。

争创科学发展“名牌”,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在社会管理、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积极创先争优,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在皖江“提总量、比人均、争上游”的目标,力争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等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十,全县半数以上乡镇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3个乡镇超过2亿元,着力建设经济强镇、特色名镇。力争各项工作在全市争先进位,在全省提档提速,全方位争创青阳科学发展新“名牌”。

全力实施“构筑名业、培育名企、建设名店、打造名片、争创名牌”的发展战略,构筑五大百亿“名业”,培育百户现代“名企”,建设休闲度假“名店”,打造城市发展“名片”,争创科学发展“名牌”———

新闻推荐

记者潘世鹏至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

本报讯(记者潘世鹏)4月12日至13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主任委员、财经工委主任丁海中率省人大财经委调研组来池州市调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工作。市长赵馨群,市人大常委会...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