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伍晶晶清早起来到干净整洁的庭院里呼吸几口新鲜空

池州日报 2011-12-27 00:36 大字

□ 记者 伍晶晶

清早起来,到干净整洁的庭院里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听着家门旁淙淙流淌的溪流声,清扫一下屋外屋内的卫生,将垃圾倒进摆放在大门口前的垃圾箱里。打开沼气灶,燃起蓝汪汪的火苗。吃过饭,走在干净平坦的村村通水泥路上,与左邻右舍聊个天……这就是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村民姜红树每天早晨的生活场景。

“自从环境整治后,乡下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居住的环境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姜红树自豪地说。罗城村的变化只是墩上街道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庄“大变脸”的一个小小缩影。姜红树告诉记者,过去大家都习惯把各种垃圾往门前屋后一倒了事,村里房子造得蛮漂亮,但垃圾满地,弄得四周又脏又臭,许多村民有意见。作为池州市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村,如今的罗城看不到成堆垃圾,房前屋后看不到散落垃圾,田间地头看不到裸露垃圾,河塘水渠看不到漂浮垃圾。走进农家,自来水、水冲厕、太阳能、有线电视,甚至电脑已基本普及。新农村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的生活气息。

“农民富了,对居住环境要求高了。”墩上街道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来,墩上街道认真开展以农村村庄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重点建立“村收集、街道转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农村村庄保洁机制,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墩上街道共投入近100万元,建成压缩垃圾中转站1座,购置电瓶垃圾清运车辆18辆,人力垃圾车19辆,专业垃圾转运车1辆;增添垃圾桶430余个,新建垃圾池201个,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同时,集镇卫生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已聘请了14名专职保洁员,对集镇建成区实行24小时保洁,并将垃圾处理、保洁服务延伸覆盖到交通主干线、中心村、较大自然村等村庄,各村也至少配备了一名卫生保洁员,具体负责将垃圾池中的垃圾及时清运。每个村都能做到“地有人扫,垃圾有地方倒,保洁效果好”,确保村庄周边、沟渠水塘和交通沿线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卫生,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罗城村是墩上街道农村环境整治的示范村,2011年,通过投入资金6万元,罗城村环境整治已初具成效。今年该村新建了19个垃圾池,配置了2辆垃圾清运车和50个垃圾桶,并聘请了2名保洁员,建立了由“桶———池———车”一体的转运网络,使全村生活生产垃圾得到了及时处理。整洁舒心的环境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看法。“同样是收垃圾,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50多岁的罗城村卫生保洁员老王深有感触地说,刚开始时,许多村民还是习惯把垃圾扫出家门了事,有的则把水泥块、猪粪等垃圾也倒进桶里。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了,村民们还主动把放不下的垃圾装进塑料袋,搁在垃圾桶旁边。老王的工作自然变轻松了。

“我每天一大早就开始清扫路面、清理家门口袋装垃圾,为的就是确保村里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这样才能提高大伙儿的生活质量嘛。”老王憨厚地说,“现在大家都在纷纷争当清洁文明户呢,光荣。”

清洁工程让农村靓起来

从2010到2014年,池州市将用5年的时间配套建设全市所有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探索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实现全市“农村清洁工程”的全覆盖。2011年全市在贵池区涓桥镇、墩上街道、牛头山镇,东至县东流镇、胜利镇、昭潭镇,石台县仙寓镇、小河镇,青阳县陵阳镇、庙前镇共10个镇(街)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焚烧炉2座,购置垃圾运输车71辆,人力垃圾车355辆,垃圾箱3172个,建设垃圾池2364个。全年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完成总投资1229万元,均已拨付到各实施镇(街),并建立了资金管理台账。

新闻推荐

通讯员汪秀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假日欢乐气

本报讯(通讯员汪秀祥)1月3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假日欢乐气氛中的时候,在青阳县新河经济开发区,正在举行着一场简朴而隆重的签约仪式。至此,新的“青阳县龙海水泥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一个年产80万吨...

青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