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伍晶晶东至县东流镇金山村农民吴丽娟因病住
本报讯(记者伍晶晶)东至县东流镇金山村农民吴丽娟因病住进了镇卫生院,住院期间累计花销医药费2150元。吴丽娟出院后,其家人带着合作医疗证明和医院发票来到设在该村村委会的“一网通”便民服务点,原本以为要三五天才能有回复,没想到报销款当天就由银行汇入她的“一卡通”资金账户上。吴丽娟欣喜道:“真没想到,政府为民着想,百姓办事省钱又省心!”像吴丽娟一样,目前不少群众正受益于池州市在全国首创的“一网通”双向服务平台工程所带来的便捷。
“一网通”工程是村情村务金U盘工程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简称,它是通过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分别设立为民服务代理处、代理点,为各村(居)委会、社区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村(居)民办理各项事项,由村(居)委会、社区代理员负责初核审批,符合条件的通过平台呈送至乡镇(街道)代理处,属于乡镇(街道)办理范围的事项将直接办结,不属于乡镇(街道)办理权限的则通过平台转送至县(区)行政服务中心由县相关部门办理,不在县级办理范畴的将上传至市政务服务中心,由市级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和办结,办理结果逐级下发;在领取证件时,村级代理员携带原始资料经审批机关核实无误后发证,并由代理员通知村(居)民领取。 (下转A3版)
(上接A1版)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增速较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同时让党委、政府全面准确及时掌握“三农”情况,池州市在全国首创“一网通”双向服务平台工程。变“群众跑腿”为“干部代劳”,变“多次办理”为“网上办理”,变“随意办理”为“有序办理”,变“民对官”为“官对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融洽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了思想观念和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该工程自2009年12月底开始试行,现已在全市140个村实施,其中贵池区45个村,青阳县23个村,东至县50个村,石台县13个村,九华山9个村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全市“一网通”工程试点单位累计受理为民服务代理事项2051件,办结1949件,办理中102件。
从目前试点工作看,成效显著。首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只要资料齐全,不用出远门,就可委托代办员来办理,为群众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同时实现了信息公开。实施“一网通”工程,从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出发,着力增强惠民政策落实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特别是“一网通”在民生工程、惠民补贴等方面做到了政府信息公开,农民群众在查看自己信息的同时,也能够查看同村、同组其他人的信息,达到信息公开、互相监督的效果,保障中央、省惠农政策、惠农资金落实到每户家庭;其次,有效促进政府廉洁高效。“一网通”工程使信息公开化,程序透明化,普及后全市所有家庭收支等基本情况都能被看见,各级领导也不例外;所有办事项目都公开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规范,信息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有效防范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现象发生,促进政府廉洁高效;再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一网通”工程搭建了基层为民服务的新平台,简化了办事程序,规范了服务流程,实现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有效转变。
当前,池州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是市委和政府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一网通”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将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纳入其中,从群众最切身的利益出发,着力增强惠民、便民政策落实的公开性、公正性、透明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柱 通讯员吴燕燕) 今年以来,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指标早分解、项目早落实、措施早研究的要求,招商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在实践中摸...
青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