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社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力量
图为位于棠溪镇留田年关暴动烈士公墓。
□ 记者 钟斌/文 左泽川/摄
松柏环抱,阶梯整洁,檀炳光、檀周贵和留田年关暴动革命烈士三块纪念牌巍然矗立,重新修缮后的棠溪镇留田年关暴动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在烈士陵园不远处,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棠溪镇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史料收集整理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9月中旬室内装修可全部完工,最快年底可开馆迎客。
“棠溪曾是中共贵池县委地下组织的摇篮,建设棠溪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为了铭记棠溪光辉的革命历史,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讲活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凝聚棠溪发展的磅礴力量。”棠溪镇党委书记方小亚谈到建设纪念馆的初衷如是说。
岁月悠悠,忠魂永存。勤劳勇敢的棠溪人民,在贵池的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中记载棠溪籍的烈士有39人,有中共贵池县委第一任书记檀炳光,第二任书记檀周贵,红军游击队大队长马树荣、农民团团长钱金和等等,在英烈星河中还有许许多多未留下姓名的烈士。
提起84年前,那场震惊南京政府的“留田年关暴动”,不得不提家住在棠溪留田街的檀炳光烈士。1929年3月,年仅20岁的檀炳光在贵池就学期间,经凌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暑期,党组织派檀炳光回家乡留田开展革命活动,他组织地下党员秘密集会,发展革命力量,于1929年底建立棠溪第一个党支部。截止1932年,已发展党员51人,组织基层群众92人。
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经徽州工委批准,在棠溪成立中共贵池县委会,檀炳光任县委书记。由于叛徒出卖,檀炳光身份被暴露,党组织考虑檀炳光的安全,将他转移到徽州,1934年10月,任皖赣独立团参谋长。檀炳光走后,中共贵池县委进行了改组,檀周贵任县委书记,革命活动转入秘密状态。1934年2月,中共贵池县委再次改组,李家海任县委书记,党的活动开始由秘密转为半公开。
1934年3月,炼剑村伪保长、恶霸地主檀孔修带贵池保安队到棠溪搜捕革命同志,檀周贵不幸被捕,并于同年4月英勇就义,时年40岁。檀周贵的牺牲激起了广大群众对檀孔修的仇恨。1934年4月26日晚,当时的县委书记李家海带领十几个党员伪装卖猪在檀孔修门口抓住他,宣布他的罪行,并在留田街上公开处决了檀孔修。随后打开了大地主曹意泰家的大门和留田唐义大油坊的粮仓、油库,大家欢天喜地分粮分油,旁边围观的群众跃跃欲试,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大小地主有门路的纷纷连夜逃至贵池城内避难。
眼看革命时机逐渐成熟,县委和红军独立团随即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留田年关暴动”。1935年1月(农历腊月),在皖赣红军独立团团长匡龙海和参谋长檀炳光率领400多人的武装支援下,共1000多人从石台经花庙、棠溪柯攻进留田,当场击毙敌保安中队8人,其余的慌忙朝老屋檀方向溃逃。刚到章家榨,又遇到贵池县红军驳壳队的阻击,近百人的保安中队大部被歼,其余被俘。棠溪一带革命声势大震,广大群众情绪高涨,踊跃报名参军,土豪劣绅望风而逃。
这一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怒火中烧,1935年春,指令嫡系部队第88师进驻皖南山区进行围剿。敌88师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的手谕,大肆清剿,猖狂反扑,致使许多村庄的房屋、财产被焚毁殆尽,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这支仅有大刀、梭标和少数土枪的农民暴动队伍,在国民政府的疯狂镇压下,暴动前后仅维系9天,就被敌人扑灭了。但“留田年关暴动”为皖南和贵池红色革命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5年,棠溪镇留田年关暴动烈士陵园被正式命名为“贵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3月,原留田村和棠溪村合并成棠溪社区,辖区面积37.2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民小组,住户800余户,常住人口2700余人,党员84人。境内林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居民除外出务工以外,大多以种植水稻、茶叶、木耳、香菇为主要增收手段,曾经的革命老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绿色小康村。
新闻推荐
集中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要求集聚全力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周丹)8月14日,集中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传达池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调度会会议精神,按照市文...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