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化”精准管理着力打造“半小时服务圈”法援民生工程为受援人提供优质服务

池州日报 2018-06-08 07:36 大字

本报讯(记者唐馥娴)今年以来,池州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立足受援人的需求,以案件质量管理为抓手,采取“五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力求实现“服务精准、办案精确、环节精密”。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受理1606件,完成全年任务的61%,指派1606件,结案1025件、归档961件、补贴发放64.34万元。

“案件管理规范化”。将案件管理流程划分为受理、登记、审核、决定、指派、办理、结案、归档和补贴发放等九个环节。每个环节纳入信息化和纸质档案两套管理系统,并明确两到三名环节质量监督员,突出环节控制,实现每个法律援助案件在信息化系统与纸质的档案管理环节同步,内容完整,痕迹清晰。

“工作数据精细化”。构建完善月报机制,将工程各项管理数据进行分解,纳入三张报表中,确保及时、系统、全面掌握法援民生工程实施数据。在市、县两级法援机构明确一名统计人员定期填报,并结合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等形式,不断强化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目前,市、县两级中心统计人员培训达到全覆盖,统计数据实现表表相符、月月相应,工作数据精准、全面,为实现应援尽援提供统计保障。

“质量监督系统化”。法援案件监管逐步形成以归档普查与个案质量评估为核心,事中旁听律师庭审、事后回访受援人相结合的个案质量监管体系。对每一起案件,尤其是涉及到低保户、五保户、计生特困家庭、军人军属、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及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定期组织人员旁听庭审,及时掌握办案情况,督促案件及时、优质、高效推进。邀请由38位法学专家、资深律师组成的质量评查专家组对每一起诉讼和仲裁案件进行评审,并将评估等次与补贴发放金额相挂钩,对结案不及时的降低发放案件补贴,不合格等次不予发放案件补贴。全市共邀请26名评审专家对298件诉讼和仲裁案件进行评审,其中优秀8件、良好158件,合格132件。

“案件办理效能化”。针对受援人的不同法律需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逐步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团、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团、妇女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团、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服务团等多个专业化团队。在此基础上,采取点援与对口统一指派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法律援助。今年以来,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861人次,帮助受援人共计挽回经济损失2216万元。

“便民服务网络化”。继续完善市、县法援中心和乡镇、街道法援工作站、村居联络点四级服务网络架构。目前,全市共建成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6个、法律援助乡镇、街道工作站130个,联系点676个,能够为城乡困难群体提供快捷的法律援助。同时,会同市民政部门,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拓宽申请渠道。在东至、青阳等地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流动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定期指派律师前往流动工作站开展援助服务等形式,不断扫除服务盲区,打造法援民生工程“半小时服务圈”,切实帮助每一位城乡困难群众获得及时、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新闻推荐

池州升金湖环境整治出新招

本报消息记者纪良发报道6月5日,记者从池州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为巩固升金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成效,发动全社会...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