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常态化
本报讯(记者汪玉芳)近年来,池州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保护成果。
坚持政策引领,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池州市组织编制了《池州市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通过规划引导,使全市文物资源得到有序保护和有效挖掘。坚持人才引领,大力实施“名师带徒”工程,2015年开始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项目,共有21个项目,26位名师、近百名徒弟通过项目实施开展常态化传习活动。
坚持活动引领,让池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跃在广大市民的生活中。每年市县两级博物馆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展陈活动,逐步形成了“全市大、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等活动品牌。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全市各地均组织本地的非遗项目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
坚持项目引领,资金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及自筹资金,投资1400多万元,对赵家洋房等20处文保单位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全面修缮了太平山房、章氏宗祠等30多处文保单位。投入资金700万元用于市博物馆场馆及周边环境建设。每年争取国家免费开放资金300万元,用于市、县两级博物馆日常维护及展览活动。编报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申请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350万元,申请获得省级非遗项目保护经费86万元。2017年,争取市级文化遗产保护资金400万元。
新闻推荐
□记者李玲4月17日,贵池区梅村镇长山村。种粮大户王峰家的100亩农田里,紫云英花开得正艳,一朵朵,一簇簇,连成一片,如云霞般绚烂。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胡润告诉王峰:“现在正是紫云英作肥最好的时期,这几天...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