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PP模式池州告别“看海”
宜居池州(资料图片)
每年夏季汛期到来,有些城市的老旧城区又要面临一下暴雨就“看海”的尴尬。但是近年来在池州市,“看海”场景却难以再现,这一切得益于池州市实施的PPP项目。2013年底以来,该市在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及公共服务方面大力推进PPP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购买服务项目被财政部和住建部列为首批PPP示范项目,项目操作被业界誉为“池州模式”。
告别“看海”池州模式开全国先河
池州市是财政部首批示范项目中第一个签约落地的PPP示范项目地,其城市污水处理和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PPP项目,被财政部列为示范案例,被称为“池州模式”。
项目运营三年多以来,通过PPP模式的运作,引入了专业团队、专业技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有效加强了主城区污水管网及排水设施建设,主城区经受了2015年、2016年两个汛期的严峻考验,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告别了汛期“看海”,经受住了最严峻的实战检验,很好地解决了困扰该市多年的城市积涝问题,在打造城市“良心工程”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初步显现,池州市老百姓因此在全国首尝PPP改革成果,达到了合作方满意、群众满意、政府满意的“三赢”局面。
地下管网被“盘活”政府投入大大降低
池州PPP项目体现了供给侧改革的要素。池州的城市建设是短板,采取PPP项目之后,成本大幅度下降。现在总承包一体化付费成本较过去下降15%,节约了政府的投入。
池州地下管网原先是一个无效资产,成立合资公司后,无效资产一下子就盘活了,这个合资公司要付7.13亿给政府,盘活了存量资产,让合作和权责更加清晰。同时节约大量资金成本、财务成本。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增加了投入的资信度,金融机构追着来给项目公司贷款。资金按照银行的同期利率下降了10%,所以节约了成本。在这个项目中,企业主体、责任都非常明确,企业的责任感更强,而且经营权时间比较长,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模式被推广 城市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在总结首个PPP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池州市依托优良的生态本底,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精心打造了以池州市“母亲河”——清溪河流域综合整治为主要实施内容的“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清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旧城区改造及新建区的低影响开发为主要实施内容的“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滨江区及天堂湖新区棚改基础设施PPP项目”。随着两个项目的同时推进和运营,池州市利用PPP模式,以1.36亿元财政资金撬动41亿元社会资本,以有限的财力投入创造出较大的社会效益,不仅缓解了财政资金即期支出压力,破解了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难题,而且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了主城区城市积涝、城市黑臭水体、水环境污染、初期雨水污染、城市湿地保护等诸多问题,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 记者苏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永奇)日前,市金融办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举办企业上市挂牌培训会。来自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专家对池州市2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现场授课。培训会上,专家们对首发上市、“...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