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志书:创新菜品,每道菜力求完美

池州日报 2017-05-09 04:00 大字

记者 王齐斌 文/图

当厨师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前途,而东至鸿庆楼主厨刘志书自从学厨第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各种食材联系在一起。他坚信:只要有一技之长,厨师也照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从业20多年,他一直兢兢业业,潜心厨艺,刻苦钻研,给“工匠精神”做出了不平凡的注解。

二十多年前,年仅19岁的刘志书在老家江苏一家小酒店学厨,学了几年以后,他背井离乡,投靠在东至工作的大伯。初到东至,刘志书在尧城宾馆边做菜边学习,厨师的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刘志书跳槽到东至鸿庆楼酒店,继续潜心学习厨艺,创作出众多新菜品,没几年就做上了厨师长。

每天早晨8点多,刘志书就已经赶到酒店后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午餐一直忙到下午2点左右,休息一段时间,4点左右,他又来到后厨安排工作,吃完晚饭后,又开始忙碌起来,直到9点左右下班。刘志书笑着说,“这就是我的一天,做了厨师以后,陪伴家人的时间比较少。有时忙起来,可能会比较烦躁,也曾想过换一份工作。可是,每次想到要告别多年的厨师生涯,内心会变得很平静,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好每道菜。”

鸿庆楼酒店经常组织厨师外出学习,每当看见有创意的菜品,刘志书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感觉自己还要继续学习,于是在后厨耐心研发新菜品。“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对出品追求完美和极致,享受着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这才是‘工匠精神\’!”刘志书表示,如今,热衷于做“大师”、“厨神”的厨师多,老老实实立志做“工匠”的厨师少。不过,有不少厨师一直都坚守岗位,默默耕耘,甘当“工匠”。其实,他们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大师”。

在首届“池州工匠(技艺传承人)”厨艺展示上,参赛选手制作出了色香味型各异、富有地方特色的50多道菜肴,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品尝,从味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地打分和选手理论考试得分的综合品评,最终,刘志书做的升金湖虾丸获得大赛一等奖。刘志书解释,东至这边是水乡,鱼虾比较多,尤其升金湖鱼肥水美,选择升金湖青虾和鱼搭配,制作虾丸很独特。这道菜研究了一、二个月,经过重复机械的实验调试,最终做出这道菜品。

刘志书擅长烧菜,主要做徽菜和地方菜,拿手菜是烧鱼。晚班开始后,刘志书看了菜单,开始做自己拿手的红烧升金湖鱼头,清洗鱼头—下锅煎熟—放入各种调味料—加入几勺高汤,看着鱼头在热汤中翻滚……火候到了,鱼头也出锅了,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鱼香,沁人心脾。

从古至今,做手艺就得守规矩,这个规矩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耐心敬业、精益求精、专注严谨。刘志书做学徒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多赶到后厨,提前给师傅泡好茶,下班总是最后一个走。刘志书打趣道,现在的学徒很轻松,没有以前那么辛苦,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厨。如果年轻人入了这行,一定要打好基本功,用心钻研,理解客人的需求,每道菜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新闻推荐

池州市政协建言灾后水利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补齐水利短板

本报讯4月25日,池州市政协召开“加快灾后水利建设”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副市长夏吉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周海铭主持会议,各县区政协、有关界别和委员围绕灾后水利建设进行了座谈发言。2...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