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査济的灵秀

今日广德 2017-03-21 00:00 大字

江守仙

现在的都市,就是钢筋混凝土的代名词。一层层垒起来的高楼大厦,见缝插针般地林立,周周正正棱角分明,没有温暖和半点的灵气。密集的人,密集的车,催促着你快速追赶奔跑的时间。昏昏沉沉,都没有心情看白云悠悠,当然,你也看不见,因为雾霾笼罩着整个城市。

在疲于奔走的日子里,他们也在寻找。这样,那些大山深处的静谧被挖掘发现,古村落就从残垣断壁中复活过来。査济也是这样从尘埃中被人们找到,那么,现在的査济,还能走向曾经的繁华吗?

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一个叫査文熙的人,任宣州、池州刺史。他在两地跋涉巡查的途中,发现这个万山环外,山水流中的好地方。高高的群山就是天然屏障,清秀连绵,中间是开阔的平原,溪水自山顶不息地流下来。他要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的世外桃源,査是自己的姓氏,济是老家的一条河,他虽然没有衣锦还乡,但不会忘记老家山水的抚育。

桥和水是査济的灵魂,据传,鼎盛时期(明末清初)査济人口近十万,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座庙宇。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家族啊,他们制定出自己的一套严密的管理模式,并约定俗成都去遵守。他们重视教育,有自己的学堂,是那些査姓官员捐建。村中的道路也是四通八达,像一张大蜘蛛网,还分官道和民道。官道的青石板是竖着的,一块连着一块,民道则是横着铺的。如果官平时不在,民可以走官道,官民是和谐相处的。

硕广的村落沿着环山下来的溪水,依山傍水而建,古人居住讲究风水,规划建筑都特别讲究。湛蓝湛蓝的天空,层层的飞檐,深深的庭院,黑墨色的瓦,青灰色的墙,它就是来这里写生的画家画板上的水墨画。

明朝的査铎和他的侄子査绛是査济引以为豪的人物,他们将查济又精心规整上了新台阶。査绛曾赋诗曰:乌林深处是谁家,隔河两岸共一査。渔郎不怕漏消息,相约明年看桃花。他们是期望他们设计的城堡——査济,越来越兴旺发达,桃花开得越来越缤纷灿烂。唐天宝年间,李白畅游桃花潭时也来到査济,给査氏后人写过两首诗,其中一首: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自闲。落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今天的我们能从这些斑驳的缝隙里,窥视到査济当年的繁华昌盛,民风的淳朴安详。

暖暖的太阳挂在上空,中午有些许的热,汩汩清灵的溪水牵引着游客。桥连接着两岸,连接着家长里短温暖亲情。石桥有宽有窄,有平桥有拱桥,小河不是太宽,十米左右吧,有整的石桥,中间有石墩连接的石桥,还有小廊桥等多样的桥。踏过这些桥,似踏过如水的岁月。桥下溪水浅浅的,缓缓的,偶有湍急是小斜坡,遇卵石的阻隔,凸起朵朵的水花,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折射下,泛着盈盈的光,欢快地舞蹈。

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真是清澈,把泥沙和石头冲洗得雪白。溪水边有大块的石条,村里的姑娘和媳妇们每天都在上面洗衣洗菜,洗着她们的欢笑。来游玩的人看见灵秀的水,看见这样静纯的画面,纷纷把相机、手机对准她们,更有专业人士,从台阶下到溪边,架好三脚架,从不同的角度拍下她们浣洗的身影。一尾尾的小鱼引得小朋友非要大人带他们捕捞,但欢快的小鱼是他们捕捞得到的吗?他们也只能留下这瞬间的画面罢了。

巷道里的宅院大都被改装成了旅馆、农家乐。太多的人来这里休闲,租住下来度假,还有背包客,他们想体验晚上“明月桥上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漫天的星星会带给他们无限的遐想。

我不知道山门打开对査济来说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避世的桃源査济随着涌入的新生物、新时尚在逐渐商业化,悄然改变了它的恬淡、古朴。随着流淌的溪水流逝的是一个远古的査济,随着人潮流入又将迎来一个日新月异的査济,我只是多虑罢了。

新闻推荐

惠风送暖又一春池州市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正面效应初显

本报讯(通讯员江波)自去年3月18日国务院决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至今,一年来,池州市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税制转换平稳落地。市国税部门围绕试点改革各...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査济的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