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韩磊浩瀚的长江日夜向东奔腾不息池州的江面上建设

池州日报 2016-04-05 23:31 大字

□ 记者 韩磊

浩瀚的长江,日夜向东,奔腾不息。池州的江面上,建设中的池州长江大桥如一条出水“蛟龙”,蓄势待发,迎接腾空之日。建设大桥的工人兄弟们,在工地上顶着江风,冒着冷雨,不舍昼夜,为大桥的建设辛勤劳作,谱写出一曲“钢铁壮歌”。

3月24日,记者早早来到离贵池区秋江街道幸福村不远处的池州长江大桥项目工地,加入到了建设者们的队伍当中,感受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清晨6时许,江风呼啸,虽然早已入春,但是,江面上依然寒冷如冬。大桥项目生产副经理宋江涛简单地吃完早饭,便和工友们一起,走进了工地。这阵子对于他们来说,格外地忙碌,他们刚刚完成了主塔承台施工前最关键的一道工序——钢围堰封底施工阶段。“这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一道工序,下一步立马进行主墩承台浇筑工作。”宋江涛说,今年长江水位比往年偏高,涨势凶猛,这给他们的施工带来不小难度,为了确保主墩承台赶在长江洪汛前出水,他们更是开足了马力,与时间赛跑。

在宋江涛带领下,记者来到江中心的主蹲承台施工处,现场看到,一座硕大的钢围堰将滔滔江水与工人的作业面隔离开来,工人们仿佛在江底进行施工,令人震撼。

“白天在岗工人有64人。”宋江涛说,为了不延误工期,大桥施工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进行,早晨6点半到晚上6点是白班工人工作时间,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则由夜班工人接着干。“项目领导、管理人员也是如此,跟着工人时间走,所有现场人员必须一刻也不能离开岗位,午饭就在桥上吃,虽然很辛苦,但是工人们干劲十足。”

大桥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内蒙古、陕西、湖北、湖南等地都有。宋江涛就是陕西西安人,他上幼儿园的儿子今年才5岁。自从2015年初来到池州长江大桥项目,宋江涛就和其他工人一样,回家探亲的次数寥寥无几。“说不想家,那是假的,但我的职责是监督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工作的使命告诉我,再寂寞也得坚持。”宋江涛空闲时候,就会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家人也理解和支持他,叮嘱他在外照顾好自己,精心工作。

桥上工人们挥汗如雨,驻地后勤人员也丝毫不闲。四川大厨老蔡师傅忙活了一上午,为大家准备了“藕炖肉块”、“红烧鸭腿”等美味。中午12时左右,食堂里已陆续有夜班的工人前来就餐,来自安庆的汪丛友打好了饭菜,见记者到来,便拉着记者去参观他的宿舍。“每天的伙食是很不错的,吃住都不用自己掏钱,我很满意。”汪丛友和5个工友住一间宿舍,他们看起来虽是一群“粗条条”的硬汉,可是房间里收拾的整洁干净。“生活在这里,我们就把这儿当做家一样对待。”汪丛友说。

工地上的日子,枯燥乏味,消遣的时光显得格外奢侈。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力铭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湖南“90”后小伙,酷爱文学的他,把建设工地作为自己灵感的源泉。在他的电脑上,记者看到,他把自己发表过的诗歌或散文收藏在了一个文件夹里。“夜半风清霜凝月,孤舟渔影入梦来。枫红飘零知秋冷,流水叮咚感岁寒。”这首《秋冷》是郑力铭作于去年11月间。“当时正是工人们夜班轮换时间,我走上江堤,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觉得很美,就立即在手机里记录下来。”郑力铭说,诗歌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成为排遣孤寂的一种方式。

夜幕降临,远处村庄里已扬起炊烟,田野里的油菜花海在夕阳的余晖下格外的美丽。夜班工人吃完了晚饭,踏上了“战场”,交接后,辛苦一天的白班工人陆续回到了驻地。夜已深,远处的江面上,机器声仍然轰鸣,驻地宿舍内,工人们洗完澡,回到自己的床铺上,聊几句家常,便很快睡去。

【记者感言】

当我们看到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矗立在天地之间,我们赞美它的设计精美,感叹人类的无穷智慧,我们却往往容易忽略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建设者。

走进池州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他们一心扑在大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寒来暑往、日夜鏖战。他们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语言去说明他们坚守一线的那些道理。他们只会扎实去做,为了完成一个小环节,他们会在钢铁架上一站七八个小时,为了抢占有利的施工时机,他们甚至觉得吃饭都在浪费时间。建设工地远离市区,只有冰冷冷的机器和一望无边的江面与人为伴,在种种考验面前,他们耐得住寂寞,承受的住艰苦。

“天南地北汇四海,各显神通聚八方。固基修道行天下,履行致远通九州。”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力铭曾写出这样的诗句,这也代表了所有路桥建设者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池州长江大桥早日建成,实现人行其便,货畅其流。

新闻推荐

记者徐婷虽然阴雨绵绵但依然挡不住求职者的热情

本报讯(记者 徐婷)虽然阴雨绵绵,但依然挡不住求职者的热情。5月7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市人社局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16年夏季人才交流大...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