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文化与徽文化之比较

宣城日报 2015-03-02 13:03 大字

宽泛地说,宣文化即以今宣城市人民政府驻地为区域中心的古宣州地域文化,徽文化即以歙县徽城镇为区域中心的古徽州地域文。地域文化,是指受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某个地区较其他地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中心伴随地域政治中心,同时受地域内经济中心的影响。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方言。方言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域的演变、历史文化地域的形成等事象之间,向来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一)宣文化与徽文化的地域范围

宣文化的地域范围与历史上宣州吴语方言范围基本一致,又与古宣州疆域变迁密切相关。古宣州,指以今宣城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区域,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末年战国初年。据《鄂君启节》记载,至少在公元前323年之前,楚国在宣州城中设有水关,驻有税官。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在宣州设立地方一级政府(相当今省)丹阳郡。后世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考量,西晋、三国孙吴、李唐王朝先后从古宣州母体中析置今南京、黄山(古徽州)、池州等设区市。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赋税的增长,唐末五代又从古宣州母体中析置今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北宋初年,古宣州——宁国府一府六县疆域基本定型,直至民国元年(1912年)。古宣州政治中心所在地宣城市宣州区,作为地方二级以上(省或设区市)区域中心,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宣州吴语,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方言分布区域普查时,主要分布皖东南芜湖、铜陵、池州、宣城、马鞍山、黄山市黄山区北部,江苏西南部及浙江西北部。宣州吴语区起初被定名为“芜铜方言”,取芜湖、铜陵名首字,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来皖南调查方言时,根据这些地方古时属宣州或宣城郡,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将其更名为“宣州吴语”。

徽文化的地域范围与历史上徽州方言范围大体相当。古徽州,指以今歙县徽城镇为中心的区域,其前身可追溯至公元前218年,孙权为镇抚山越人,分丹阳郡西南部设立的新都郡,郡治浙江淳安。公元281年,晋改新都郡为新安郡,仍治浙江淳安。新安郡在设郡100多年里默默无闻,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因五斗米道的传播和新安太守孙泰侄儿孙恩起义,世人才知道有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文帝杨坚灭南朝陈,分新安郡西部休宁、歙、黟3县,置歙州,歙州疆域约占新安郡50%。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被镇压,改歙州名徽州,取意将此地捆绑起来,不让其造反。古徽州中心所在地歙县徽城镇,作为地方二级以上区域中心,始于隋末汪华起义,约1300年。新中国成立后,古徽州区域中心移到今黄山市人民政府驻地。徽州方言,分化于吴语,形成于宋元时期,分布在新安江流域及周边区域,有学者认为这部分区域由徽州方言和严州方言组成。徽州方言,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确定下来的一种汉语方言。

(二)北宋及之前,皖南地域文化的中心在宣城,宣文化一枝独大,徽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历史上,包括古宣州和徽州在内的皖南土著居民为越人,“断发文身,祼以为饰”,语言为古越语,似鸟鸣一样中原人听不懂,称之“鸟语”。东汉建武六年(30年),李忠任丹阳郡太守,“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义衰中国”,“起学校,习礼容”,传播中原文明,数年间,丹阳郡学子好学成风,人才济济,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作为的学生,不少人通晓儒学,担任地方官吏或僚属,也有人在汉末争雄中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如徐州剌史陶谦就曾是丹阳郡学的官学生。包括古徽州在今苏南皖南浙北地区始受中原文明的洗礼,徽文化源头在宣城。

西晋“永嘉之后,衣冠避难多萃江左,(宣城)艺文儒术斯之为盛”。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出任宣城太守,著就“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南朝齐“竟陵八友”之一的谢脁,出任宣城太守后,在山水诗歌方面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因而能与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并称“大谢”和“小谢”。及至唐代宣州境内官办学校、私人讲学气象更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十三岁至十九岁在宣州求学七年,终身受益;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三大著名诗人,唯有白居易为“贡生”且为宣州贡举。唐王朝,宣州进士8人,歙州进士5人。唐五代,宣州本土诗人群就已成形。宋代“宣大郡,民业于儒十五(张孝详《于湖集》)”。今人津津乐道的新安理学,最早形成于南宋。新安理学创始人朱熹(1130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出生地、成长地、学术活动均不在徽州。公元1176年4至6月,朱熹第二次回婺源祭祖扫墓,徽州人才向其拜师求学,也就是说,从那个时侯,徽州人才开始热衷求学,乡风民俗才开始转变。

当今学术界追捧的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其源头大多从宋代谈起。宋代之前的文化大多语焉不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安徽卷》,讲的最多的是宣州地域文化。研究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的徽州文化,谈论南京历史,均回避不了宣城,《芜湖通史》宋代之前讲的多是宣城。唐五代及之前,宣城是皖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南宋及其后,随着皖南沿江地域的开发及商品经济发展、徽商的崛起,宣城一枝独大的地位开始动摇。

(三)明清时期,徽文化异军突起,皖南地域文化中心移至徽州,宣文化紧随其后

明清时期,随着徽州商人群体的兴起与文教的兴盛,徽州的经济、文化实力迅速上升,徽州府(府治歙州)开始取代宁国府(府治宣城),逐渐成为皖南的领头军,并博得“东南邹鲁”的荣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徽州文化。新安理学历经元末明初的高峰期,至明代中叶开始衰败。明至清,宁国府与徽州府地域文化各有千秋。进士不等于学者,只是因为便于量化而被经常拿来统计。明清两朝,宁国府进士总数仅次于徽州府、安府府,在今徽境内排名第三。徽州府、安庆府进士总数多于宁国府主要得益于徽州府的歙县、安庆府的桐城。明末清初,宣城地方文化家族能够在周边徽州、苏南、浙西北巨族林立的形势下据有一席之地,重要原因就在于古宣州孕育出一大批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诸领域创造出辉煌业绩和有影响人物,形成了宣城数学、宣城画学、宣城诗学、宣城戏剧、宣城医学、宣城印刷、宣城天文、宣城心学、宣城科技、宣城宗教等学术流派及宣城梅氏、施氏、贡氏、吴氏、沈氏等本土文化世家。清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赞誉宣城为“上江之盛首”。“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称“宣城自古诗人地”。宣城与桐城并称为江上“二城”,不仅是皖地文学渊薮,也是全国文坛两大重镇。

宣文化为“隐学”不为人知,徽文化为“显学”今人言必称之,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徽宗族势力比较强大,大部分文书、古建筑,因宗族观点强烈而得以保存下来;二是徽文化研究历史比较长,民国初年就有人开始研究,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有胡适这全世界顶顶有名的大文豪。反观宣城,一是文物(包括文书)遗存较少,破坏严重,如泾县茂林,原有17座牌坊,文革期间全部被毁掉。宣城城区的牌坊同样在文革被毁掉;二是咸丰同治以后,宣城居民多为外籍移民,移民多对世居先民创造的文化没有多少热情。

宣城历史是宣城先人书写古籍里的文化,是宣城发展的宝贵资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宣城文字活起来,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套用胡适关于“大绩溪与小绩溪”的论述,应正确处理好“大宣城”与“小宣城”的关系,千万不能作茧自缚。  (作者单位:市档案局)

新闻推荐

年度本科院校数面向中职招生数备注年安庆师范学院淮南

年度本科院校数面向中职招生数备  注2013年5803 ...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