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久居合肥眼中总觉得缺少什么找不到那种在皖南的感觉其

皖南晨刊 2015-01-30 16:35 大字

久居合肥,眼中总觉得缺少什么,找不到那种在皖南的感觉。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对山那种特有的情结又隐隐作痛了。这个地处江淮平原的省城,境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无怪近日眼前总是浮现皖南那连绵起伏的群山,那峰回路转的山里人家,以至多次在夜梦中回到那无法忘却的地方。

长江以北的皖南,几乎全被崇山峻岭覆盖,郁郁葱葱一片,是大山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我的足迹差不多踏遍皖南的山山水水。我特爱皖南大山的沉稳。无论是冬日还是夏日,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阴风怒号,座座山峰千百年来一如当初之姿态,巍然屹立,始终如一地守护着皖南这片土地,包容着万物。正是这些亘古宽厚的大山,承接了雨水,阻隔了寒风,孕育了绿色,使皖南有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秀美。新安江畔的古屯溪,摇曳多姿,迷人醉人,它地处皖南腹地,地势一如小平原,如练似的新安江穿城而过,孕育了两岸肥沃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终年气候温暖,风调雨顺,引世人为之羡慕和向往。这一切,正是源于高山大脉的默默拱卫和呵护,可以说,没有大山的环绕,就没有梦一般的屯溪。而依偎在大山怀抱里的山里人,其秉性一如养育他们的大山,朴实憨厚,沉默寡语。瘦精精的身材栉风沐雨,他们辛勤耕耘在大山里,世世代代生息在大山里,正是这些山里人,天人合一,创造了天下的徽商和灿烂的新安文化,使徽州名扬四海。但山永远是他们的心灵故乡,无论漂泊在哪里,游子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大山里。

皖南的大山又千姿百态,一如它落脚的这片土地,“横看成岭则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借用苏轼这两句话,一点不为过。黄山的秀丽早已名扬天下,而黄山的余脉贯穿皖南,处处风韵犹存。行走在皖南,仔细端详任何一座山峰或一条山脉,或酷似笔架或形似睡美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得益于充沛的降水,皖南的群山植被茂密,湖泊星罗棋布,河流密如织网。青山绿水在皖南是如此紧紧相依。黄山脚下的太平湖,就堪称山和水演绎出的胜景典范。在这里,一座座山峰投影于碧水,而一湾湾碧水又拥抱着青山,山峰无数,碧水无尽,是山的世界,也是水的世界,但终归是山的世界,人们喜欢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座座高入云霄的山峰,涓涓而下的流水,汇成了明镜般的太平湖。而更多的高山流水,则是奔出山谷后,形成了一条条清澈的河流,在青山的目送下,流向那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些河流,同样有着无穷的神韵和动人的魅力。流淌在池州大地上的秋浦河,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如梦如幻景色,曾使诗仙也陶醉其中,忍不住泛舟其上,作诗十七首才一吐相见恨晚的未了情怀。

行进在大山里,你会惊喜地发现,这简直就是一副风光旖旎的画卷在徐徐展开,在青山巨大的背景下,一处处古村落悄然出现,一座座小桥下流水叮咚作响,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都可闻鸡鸣犬吠之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至今仍是实实在在的写实。皖南的古村落深藏不露,各具特色,但那些粉墙黛瓦却都如夜空的星辰在群山峻岭中璀璨闪烁。别看这些小村落,一个个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和不凡的背景,更是一个个久远闪光的文化元素,记录着祖先的辉煌。古村落的形成,大都是历史上战乱时期,由中原名门望族举家迁至而来。是皖南数不尽的大山隐去了他们的南迁足迹,使他们得以在深山老林安居下来,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可以说,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家族南迁的发展史、奋斗史,在皖南群山安定的环境中,这些名门望族带来的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和发展,正是这些文化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形成了徽文化的最初源头。徽州人崇尚耕读,文风昌盛,与南迁中原士族的遗韵密不可分。

一条条连绵起伏的山脉,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我曾数次登上知名或不知名的山峰,“登高望太平,立马空东海”,眺望着这无比壮观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曹操名篇《观沧海》那样的豪情,皖南的这些知名或不知名大山,激励我们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攀登,积极进取,永远向上,唯有如此,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这片上苍赐予的资源,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山青和水绿的自然环境。在皖南的群山里,不仅如诗如画,文脉久远,还有数不尽的特色物产,像著名的太平猴魁、山核桃、宣纸、歙砚早已蜚声海内外,另有枇杷、蜜枣、木耳、干笋、石鱼、香榧等不计其数。可以说,无论大山小山,均是藏金纳银,物华遍地。

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以为,仁者和智者对山和水恐怕都有一种深深的钟爱和眷恋,难以泾渭分明,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在传统的古典诗歌里,青山更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往往或被人格化,或被寓于某种思想感情而被诗人们反复吟唱,以至发展成著名的山水诗流派。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见到的是一幅秋日里山川祥和,风和日丽的景象;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让原本无情的敬亭山含情脉脉,与诗人深情相望;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则描绘了终南山的高入云端,云雾缭绕的壮观,使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刘禹锡的“山红桃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给我们描绘了一派春天里山水欢颜的景象。千百年来,山永远在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里永驻,更是一种永远割舍不掉的寄托和向往。

我想,在今年春天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再回到皖南,约上几个朋友,在那如痴如梦的山水间,来一次长长的跋涉,作一次深深的心灵倾诉……

新闻推荐

市民零距离接触非遗

“非遗”展厅里,皖南皮影戏让小朋友大饱眼福。前天上午,第七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大展在宛陵湖畔拉开帷幕。来自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极具特色的部分...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