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援疆教师二三事

芜湖日报 2014-11-18 08:59 大字

“是援疆支教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把安徽人民自强、拼搏、团结、进取、开放、奉献的黄山松精神带到了南疆。”今年8月,第五批援疆支教教师第三组7人来到和田地区皮山县双语教师培训中心任教,这7人分别来自芜湖、安庆、池州、铜陵、黄山、宣城。又因为7人中有一位女教师,他们自称为“非常6+1”。

这个“班长”不好当

“做‘班长\’虽然事无巨细,但充实了我援疆的生活,让我乐在其中。”作为皮山县培训中心校长,来自芜湖市无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夏正水不仅要保证培训中心的工作朝着预设的目标推进,还要设法促进组员们与当地教师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和信任。“储金龙老师是我们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刚到皮山时,对这里的气候不适应,没几天就生病了。”得知组员水土不服后,夏正水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陪同储金龙到医院输液。像这样的“小事情”在援疆教师中还有很多,夏正水就是这样,事无巨细地帮助援疆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热心地帮助同事解决问题,自己的家事却往往力不从心。初到皮山县时,夏正水最担心的还是家中的父母,“我父母都已80高龄,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心里总是有些担心,但为了稳定同事们的情绪,再想也要忍着。”他说,以前在家时,都是自己侍奉父母,现在出来了,照顾父母,监管孩子的重担都落到了妻子肩上。“虽然心里有千百个牵挂,但既来之,则安之,能够在天命之年成为安徽援疆队的一分子感到十分自豪。”夏正水如是说。

天山上过生日

“三十八年从教路风雨兼程,五十五岁援疆行今生无憾”, 今年8月22日,援疆队启程的那天,恰巧是储金龙55周岁的生日,当飞机翻越天山时,他触景生情,联想到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即兴创作了一副楹联。储金龙是七人小组里年龄最大的一位老师,来自池州市,他在单位是一位学科带头人,在家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就在临行前几天,他的85高龄父亲因身患重症,首次放疗疗程还未结束,他只能在医院的病床前含着眼泪向父亲告别。到了皮山县,储金龙每天一个电话,打给远在家乡的父亲了解他的身体情况。

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储金龙还担任《安徽援疆支教简报》的主编,白天上课,晚上审稿,经常工作到下半夜。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伏案工作,造成了储金龙颈椎病复发,每当疼痛难忍时,他就贴上一块膏药,或服一片止痛药。

团队里的热心人

武祁跃来自祁门县,他是支教队中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教师。与其他人不同的时,他来到皮山县首先需要克服的是饮食困难。原来,教师团初到皮山县,后勤组不了解每个教师的情况,在饭菜种类的选择方面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的习俗,让武祁跃一度尴尬。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从没有提过特殊要求,“大家在同一个桌上就餐,不能只考虑我自己,我一个人好将就。”武祁跃说。

武祁跃的专长是计算机,援疆小组的所有电子办公设备都是经他的手,一台一台安装起来的。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等其他老师下班了,他一个人留下来继续做维护调试。前不久,他还指导两名当地老师制作课件,参加教学比赛。在培训中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员电脑技术上出现问题,他总是有求必应,热情帮助解决。

年轻教师勇担责

来自池州的唐涛,正当精力充沛的年龄,他担任两门课的教学工作,面对任务重、备课时间长的压力,他毫无怨言,服从分工。得知本地教师要参加教学比赛,他热心为他们的教学设计出主意。

教当地老师学汉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来自安庆的王维轻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刚到学校时,发现自己原先的教学方式都用不上,他很快调整心态,认真研读教材,每天都对着录音机练习普通话,力求去掉普通话中夹杂的方言。

胡学明来自绩溪县,当得知学员们对他的家乡很感兴趣后,他便结合家乡的一些风俗,向学员们讲述汉族姓氏的溯源、家族、家谱等知识,把一节节枯燥无味的中华文化课上得别开生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后,他用政治教师的敏锐嗅觉,立即把整理的资料印发给学员,向学员宣传依法治国的意义、目标、任务等。

“只要有她在,就不会寂寞,大家又叫她‘开心果\’。”皮山培训中心的老师们都这样评价高静。由于她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说得好,给民族老师上课,比起中学教师有独到之处。她教法灵活,善于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深受学员的喜爱。

新闻推荐

淮南原市委书记方西屏一审获刑十二年半

7月22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方西屏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公开宣判。方西屏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援疆教师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