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中路的由来与变迁

安庆晚报 2014-06-05 14:48 大字

[摘要]章安庆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18日至23日,安庆市成功地承办了由华中地区四省一市参加的第四届“华中运动会”。为了纪念安徽省体育史上这一盛事,安徽省政府把当年为承办华中第四届运动会而临时开辟的由城内通往东郊五里庙省立体育场的一条大马路取名“华中路”。

民国初,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为赶新潮,相继轮流举办了运动会。当年安徽省政府为办好第四届华中运动会,倾全省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在安庆市东郊五里庙清军标营旧址(61标驻地)兴建了一座大型体育场,命为“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委任吴中梭为场长。该场利用清末清军练兵操场修建,占地约50余亩,修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和400米环形跑道;并在体育场西端新建了一座游泳池,池长25米,宽16米,四周以青砖砌成。其次,抽调大批民工,仅用15天时间抢修了一条长约5华里的大马路,路基宽8-12米,后命名为“华中路”。

最初,华中路由东门小栅子(石家塘)至五里庙体育场,后逐步延伸至东门飞机场,全长4200米。文革中一度更名东风路,文革后以龙狮桥为界,将华中路一分为二,桥东至机场为华中东路,桥西至汽车站为华中西路。龙狮桥为修华中路而建。

华中路原为土石路面,后翻修成碎石路、柏油路、水泥路,路基也由原来的8-12米,逐步拓宽至17-19米、21-25米、32-40米。新中国成立后,华中路翻修拓宽了四次,笔者亲眼目睹了其中三次。1970年我参加工作后,每天在华中路上往返。三十多年前,这条马路破烂不堪,“晴天是灰(徽)州,雨天是池州。”经过1977年、1988年、1999年三次大的拓宽改造,路面变得宽阔、平坦,有绿化带将快车道与慢车道分开,人车各行其道。

为撰此稿,笔者顺便考证了八十多年前华中运动会场地———安徽省立公共体育场旧址。据有关史志记载,体育场在城东五里庙清军标营旧址上兴建,但它今在何方知者甚少。我通过走访五里庙当地耄耋老人,依据他们的口述,对照查阅地方志和文史资料,基本弄清了当年运动场的历史变迁。

1913年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迁至清末标营,1923年改名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30年建省立体育场(由于离城较远,交通不便,1934年废弃),农校恢复,更名安徽省立高级蚕桑学校,1938年一度沦为日军116师团志摩团驻地,日军投降后,1946年安庆师范专科学校由霍邱迁入。解放后,安庆市电线厂、刃卡刀具厂、仪表厂、火柴厂先后在此落户,至2001年火柴厂破产。安庆市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9月28日,在当年第四届华中运动会体育竞技场上举行了隆重的乔迁仪式。

新闻推荐

秋看木芙蓉

章校中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