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军都督告示”与大通事件始末
[摘要]东流水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百年,然而那些纷繁变乱的往事,依旧令人回味。今天笔者就以一张100年前的“皖军都督告示”为线索,来追寻安徽辛亥革命中一段重大而鲜为人知的历史———“大通事件”。
一、大通事件始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革命的大势已无可阻挡,一时间,各省纷纷易帜。11月8日,安徽宣布独立,然光复后的安徽局势动荡,省城安庆各派势力明争暗斗,短短一个月内,都督大印几易其主。
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同盟会员寿县人孙毓筠被上海同盟会本部和安徽各界公举为皖军都督。然而,此时的安徽各地还存在着几个军政分府(庐州军政分府、芜湖军政分府、大通军政分府),这成为孙都督上任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2月初,孙毓筠回皖,经南京到达芜湖,并在芜湖通电宣布就职,同时电令撤销各处军政分府。不过,孙都督把问题想的有些简单,12月9日,孙毓筠率部1000人从芜湖回安庆就任,便想途中接收大通军政分府。但抵大通后,交涉中起冲突,遭到袭击,差点丧命,只得狼狈的退回芜湖。那么,大通这里竟是何种势力,敢公然袭击孙都督呢?这就有必要介绍大通军政分府的由来。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推其族侄黎宗岳为长江军参谋长,率师东下,连克沿江数城。黎宗岳攻克大通后,转而兵进皖南,欲取皖南为资军之地。并坐镇大通,训练军队。而黎宗岳之所以选择大通为根据地也是有其原因的。大通为皖江中段的重要码头,且是长江三大盐厘之一大通厘金局的所在地。黎宗岳到大通后,便逐走前清大通都办,私吞盐厘巨款。同时,控制了池州、宁国等地区,并建立起大通军政分府。孙毓筠想收编黎宗岳自然没那么容易,而这次袭击还只是“大通事件”的开始。
袭击事件之后,双方在各大报纸上打了一番口水战,各执一词,后归于短暂的平息。一方面,黎宗岳继续以大通为中心,经营皖南,巩固对池州、宁国二府的控制,同时又深入徽州地区,并深得徽州各界人士的支持。另一方面,12月下旬孙毓筠在南京第一军柏文蔚部护送下,抵达安庆,正式就任安徽都督,并着手统一皖政。
从全国形势看,各省军政统一为大势所趋。1912年2月底,南京临时政府令各省裁撤军政分府,统一军政、民政。不久,庐州、芜湖军政分府先后自行宣布取消。然大通军政分府却继续拥兵自固,迟迟不同意取消。此时,部分皖南人也抱着皖南、皖北的地域成见,不愿统辖于孙毓筠,皖南一些人士还发电公开反对取消军政分府,电曰:“黎君受皖南父老昆弟委托,保卫桑梓,维持治安。现大局粗定,人心未清,土匪蠢动,正资镇摄,万无骤听取销之理。”(1912年3月19日《民立报》)
这是公开不遵南京临时政府的命令啊!于是,3月21日,陆军部发文至安庆孙毓筠处:“大通抗不遵命,中央政府决计以武力从事,已命柏(文蔚)军长派步队两营,机关枪一队,炮队两队,会同军舰两艘,前往大通相机镇压,惟青阳、池州、铜陵等处,为溃兵逃窜之路,请贵都督相机派得力兵队,分途拦截。”
4月初,柏文蔚的兵船溯江而上,向大通进发。同时,孙毓筠也调军至池州、铜陵、青阳等地做好包围。黎宗岳见势不妙,遂搭乘轮船逃往湖北。也有学者认为黎宗岳是不愿同室操戈、血染皖江,而解甲归去。然而,无论他是出于何种原因离开大通,事实上的确避免了一场革命军内部的自相残杀,“大通事件”终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二、皖军都督告示
安徽博物院藏有一件民国元年(1912年)的“皖军都督告示”,其内容正与“大通事件”相关,留存至今甚为不易,是珍贵的辛亥革命史文物。告示全文如下:
中华民国军政府皖军都督孙为
晓谕事:照得皖省自光复以来,军队至为复杂,或由临时招募或由旧制改编。程度既有不济,纪律难期尽守。若亟求整顿,□滋扰频仍,吾民何以堪命?除派本府高等参谋官迅赴各处,切实调查,并整顿一切事宜。□□为此示仰宁国□□各界人民知悉:现在南北统一,□□初基,本都督受父老兄弟之付托,□悉心筹□使军□人人知有保卫人民之责任。必不敢□□民者扰民。而等亦宜及时□□□□□□□□□□□生疑惧。切切!
特示
右谕通知
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十四日示
实贴
晓谕
需要说明两点:告示有不少残破处,已缺失数字,缺字用“□”表示。另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十四日”还是“五月十四日”也辨识不清,但孙毓筠四月底已辞去都督职务,5月3日柏文蔚署理安徽都督,且内容更符合三月中旬的史实,故认为“三月十四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大通事件”的深层原因
其实,大通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正是辛亥革命中,革命派内部的矛盾。
辛亥革命总体来说是由同盟会领导的,但武昌起义却并非由同盟会直接发动,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首脑更不是同盟会中人。于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湖北军政府自成体系,排斥同盟会领袖黄兴等人。另一方面,同盟会很快以上海为中心光复了江、浙、沪地区,形成了新的革命中心。湖北与江浙两派革命势力,互不相让,矛盾层出。而安徽正好地处鄂、苏之间,成为两派争夺的焦点,于是演绎出大通事件也就不足为怪了!也正是由于革命派内部的不团结,给袁世凯有可乘之机,最终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前年时值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章出现了不少,本文也是在笔者当时一篇考证论文的基础上写成,希望这些往事为更多人品味。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曲
陈媛媛
记者
闫树泉)7月25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旅游工作情况,审议通过相关事项,并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