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盛文鹏白天上九华山礼佛傍晚在杏花村赏景游船穿梭
□ 记者 盛文鹏
“白天上九华山礼佛,傍晚在杏花村赏景,游船穿梭在造型新颖的桥梁和亭台之间,想不到池州的夜景这么迷人……”7月6日,来自合肥的田先生在主城区百荷公园聊起池州的美景,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近年来,池州市坚持以大规划、大建设、大创建为抓手,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特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正在将池州建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以规划为引领,拉开城市框架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池州按照“滨江环湖、组团布局、传承历史、体现生态”的城市发展新思路以及“环湖临江、一城五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
在城市总体规划上,依托良好的山水环境资源,南包齐山,北滨长江,东括平天湖,西抱杏花村,横跨清溪、白洋、秋浦三条通江内河,形成“滨江环湖、组团发展”的城市布局,体现城在山水中、城在园林中、城在文化中的城市个性。同时,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重点突出滨江、滨湖、滨河的绿化空间,确立了“绿心东跼、绿廊导风,森林围城、绿环相扣”的布局体系,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社区花园化、城郊森林化、城乡一体化。到2010年底,池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87%,绿地率39.10%,人均公共绿地18.28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几项硬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池城长高了、变大了、变美了”这是世居池城的池州人和侨居古城的外地客近年来的共同感受。
以创建为载体,优化人居环境
漫步池州街头,到处绿树成荫,满目青环翠绕,令人心旷神怡。道路旁绿草茵茵、百花竞放;公园、河畔、广场,晨练的人们在绿树鲜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踩着鹅卵石小道缓跑……近年来,池州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宜居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等为载体,加快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市住建委负责同志介绍说,近年来,池州市投资数10亿元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先后建成和完善百荷北园、齐山———平天湖风景区、包山和碧山森林公园、月亮湖湿地;投资3.5亿元建成的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将池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连成一片,让千年古城尽显“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独特魅力。通过几年“拆墙透绿、拆违还绿、拆房建绿”措施的落实,数不清的大小绿地和游园如星星点灯,“照亮”了池城的大街小巷。
为彰显“千载诗人地”的厚重底蕴,城区还复建了杏花村、秀山门、毓秀门、府儒学等一批历史文化景观,百牙塔、清溪塔、古徽道等一批历史古迹得到维修和保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惠民为坐标,建设幸福池州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和关注民生保障始终是池州城市建设“重头戏”。近年来,全市共投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00多亿元,实施市政重点工程项目200余项,为市民提供了舒适、健康、有序的工作和购物环境、快捷的交通环境,以及和谐的社区环境,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住有所居”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以经济适用房、安置房、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2011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和住房保障建设投资约100亿元,保障性住房共开工17115套,占总任务数110%,使众多无房户、拆迁户实现了安居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斌)8月29日上午,记者在池州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采访时发现,随着大学开学日期的临近,目前池州市火车站学生流渐入高峰,公路客运也进入一个小高峰时段,购票、候车大厅秩序井然,不存在排长...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