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国安一边是成果频出期待实践检验的高校智囊一边
□ 记者 唐国安
一边是成果频出、期待实践检验的高校“智囊”;一边是在市场经济中奋力搏击、急需知识技术护航的地方企业。如何让双方成功对接“联姻”?近年来,池州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截至目前,全市有80多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1至8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2亿元,增幅87%,居全省第一。
骄人成绩的背后,充分反映了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充分反映了全市上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着力建设创新型池州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政府搭台
产学研全方位“对接”
推动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技与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池州市相关部门积极搭“鹊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2008年6月,池州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研究院揭牌,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池州市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资源,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引导池州非矿产业健康发展。
2009年,池州市与省科技厅联合主办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会上市政府与合工大签署市校科技创新全面合作协议,26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在2010年池州市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暨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上,市政府与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池州学院签订了市校科技创新全面合作协议,市内企业与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池州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了36个合作项目,部分企业与高校还进行了技术难题对接。(下转A3版)
(上接A1版)连续举办的对接会更是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征集、链接、承接、对接、结对、跟踪、实施等等工序促成了一批区域创新机构的建立,催生了一批新的产业。
“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有利于池州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人才、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从而解决池州市高校、科研院所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据市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池州市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帮助签约双方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目前有近20个合作项目已完成样品复制,部分合作项目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
企业行动
产学研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从0.6KW覆盖到1000KW,光伏逆变器产品通过了国际上最严格的认证-TUV认证和国内金太阳认证,安徽颐和新能源公司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家全系列通过认证的企业。正是源于产学研战略同盟,颐和新能源和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光伏发电与大功率变频调速节能技术”项目,让光伏逆变器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尝到产学研合作“甜头”的远不止安徽颐和新能源一家。无独有偶。安徽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DPF主动再生系统”项目合作协议。目前已建立了合工大-艾可蓝节能环保研究中心,合工大-艾可蓝博士后工作站,在合工大汽车研究院设立了实验室,合作开发国际领先的汽车尤其是柴油车节能减排产品;解决了产业优化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产品已进行试生产。
目前,全市共有8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前几年相比,池州市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明显提高,这是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的首要表现。”据市科技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不少企业在家坐等科技部门带合作项目上门联系,有的甚至刻意回避,而现在许多企业开始主动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转化科技成果或攻关技术难题,产学研合作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是企业产学研合作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的又一个表现。”据介绍,产学研合作逐步由单个项目、点对点合作向长期、全面转变。通过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柔性引进人才,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换。今年,启动了“十二五”期间“百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工程。
政策激励
产学研推动“创新经济”大发展
2009年底,市政府在白鹰集团召开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现场会,许祥泰等四名高层次人才分别获得了一套住房的奖励,安徽白鹰集团下属九华数控机床研究院则获得了市、区财政超过20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重奖高层次人才在池州市尚无前例,给予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引进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池州市推进工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池州市引进工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池州市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促进政策的规定》等政策文件,加大了对引进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由于政策激励和工作的连续深入推进,一条政府主导、市校联动、校企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之路,正被修筑得越来越牢固。市直有关部门还聘请省内外12所高校34名科技特派员入驻池州市20家科技型企业。市科技局、市经信委等部门帮助40多家企业建立了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科技之花结出累累硕果。2010年,池州市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7项,省级重点新产品7项,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7.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69.1%和36.8%,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丹)春运在即,12月28日池州火车站召开媒体发布会,将今年的订票方式、购票实名制、客流量等市民关心的信息作了详细的发布。2012年春运从1月8日到2月16日,共计40天;工作人员提醒市民...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