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书记称赞东至行“整村授信”: “给种养大户插上金融翅膀”
村里户户有银行授信、大户授信封顶50万元、整村信用额度高达3200万元……今年以来,东至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联合当地政府通过“整村授信”的方式推进信用村建设,力求破除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春日里,东至县洋湖镇永济村村民周志刚很忙。
身为十里八村有名的苗木种植大户,他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村里1200余亩土地种植苗木。趁着天晴,老周绕着自家的苗木基地边走边查看,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几天后,有一批苗木要被挖出、发往上海。
老周接触这一行很早。 2000年前后,他就从事苗木贸易,几年后,他开始自己种植,这是由小及大的必经之路。现在的老周,在苗木行业里名气不小,旗下公司的客户目录中不乏绿地集团、秦森园林等知名企业,每年的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
表面风光,但老周也有烦恼。“苗木这个行当,大多是赊销,客户一般到年底才会结钱,加上日常经营、周转,以及流转土地的支出,我们的资金压力很大。 ”周志刚对笔者说,以往,公司也从银行做过抵押贷款,但由于没啥抵押物,贷款金额不高、手续还麻烦。实在没辙时,只能从民间借贷,“最缺钱的时候,月息1分多的贷款也只能咬着牙借”。
2018年底,东至农商银行以永济村为试点开展“信用村”建设工作,行里的工作人员对周志刚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经营和资产情况进行摸底后,给予了他5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有效期为3年。这意味着,3年内,老周申请50万元以下的贷款,不用再去银行跑手续,在东至农商银行的APP上“动动手指”,钱就能到账。今年初,急需资金周转的老周使用了这50万元的额度,贷款周期为1年,月息不过5厘多一点。对于这样的额度和利息水平,他颇为满意,“真没想到,咱们农民能贷到这么多钱,还是信用贷款”。
和老周一样直呼“想不到”的还有村民范仁龙。
在永济村,范仁龙是出了名地吃苦耐劳。他流转土地,种植白桃、油桃、黄桃、油茶,种植造纸必需的青檀,甚至还经营着一家红砖加工厂。平时,在他家帮工的村民就有十几人。
今年,他又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用于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同时,在家门口的2亩地上准备盖一间油菜加工车间。村里人都打趣地称他家是“集团化经营”。不过,摊子铺得大,让范仁龙尝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滋味。
好在,“信用村”建设同样为他带来了5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这下,建设加工厂的资金总算有了着落”。一二三产同步发展,范仁龙在银行资金的助力下,正实践着“新型农民”发展之路。
2018年底,东至农商银行通过入户摸底,综合资产、信誉度、房屋等情况,对永济村456户农户中的333户进行了授信,其中,准入类户均授信10.55万元、管控类户均授信6.23万元,授信总额近3200万元。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40户、金额总计200余万元。
“农商银行,‘农’字当头,为农村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扶持、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东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礼明表示,为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个体经营户、广大农户在创业、消费、子女就学等方面的资金需求,2018年,东至农商银行推出了“整村授信”信贷服务新模式,突破了以往涉农信贷产品贷款主体只能是企业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整村授信模式下的贷款无需提供抵押物,而是纯信用的,这破解了农户大多无足额抵押物的难题。同时,这一模式具有“一次授信、3年有效”“随借随还、按日计息”“贷款利息较低”等好处。
在洋湖镇党委书记徐洪河看来,“信用村”建设意义重大。徐洪河认为,整村授信有助于种养殖大户们实现从依赖自身滚动式发展到 “插上金融翅膀”的跨越,对产业兴旺乃至乡村振兴都影响深远,“毕竟,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能开好头、有基础”。
另一方面,整村授信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让老百姓们更加看重信用。就拿永济村来说,在村里,拥有较高的授信额度也成为了一种荣誉。
“当然,整村授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徐洪河说。
据悉,下一步,东至农商银行将进一步推动“信用村”建设工作,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打通数据壁垒。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当地农民只需在APP上输入相关个人信息,就能即刻获得银行授信。 陈浩
新闻推荐
■钟桃邹燕岭本报记者李界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位于该镇南部,系岩区村,是全区1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太和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