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镇 贫困村外出“取经”增强发展动力

泸州日报 2019-04-25 09:44 大字

■钟桃 邹燕岭 本报记者 李界

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位于该镇南部,系岩区村,是全区10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太和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且全村尚无农副产品加工业,加上缺乏现代种植养殖技术,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全村经济发展人才支撑不足。

对症下药,大渡口镇党委、政府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研究后,积极鼓励太和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村脱贫攻坚巩固计划,适时外出学习“求经问宝得真理”,加快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太和村脱贫攻坚成效,早日实现“住上好房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的脱贫攻坚目标。

外出“取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月9日上午,太和村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和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10余人组团赴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学习花椒产业发展经验。

学习组参观了大桥村花椒种植基地,对花椒保鲜冻库和花椒杀青机、智能烘干机、筛椒机等花椒加工设施设备进行了解,学习了花椒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和管理等先进经验。

学习组对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在花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等先进经验和做法有了更深入了解,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对太和村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

载“智”而归

变“智慧”出“思路”

通过多次、多地、多人、系统学习和比对筛选,太和村干部将所看、所学、所感、所获、所得“消化吸收”,变“智慧”出“思路”,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明乡风”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太和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档升级。

去年以来,太和村村干部通过农民夜校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加大对种养户的技能培训力度,突出对散户种养技能的培训,系统提升脱贫户内生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桥、补路、建厂房,畅通产业发展通道,不断夯实全村产业基础;同时,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村主任带头开荒山、传技术解疑惑,不断推进全村经济发展;不断推进集体公司建设,发挥集体公司领头羊作用。外出学习后,太和村党员干部开拓了眼界,用行动巩固脱贫成果。

除了强化产业带动作用,太和村还充分发挥党支部创先争优作用,抓实党员“三带示范工程”,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农户开展“短期养殖、长期种植、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带动脱贫户发展养殖业,力争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户均新建产业基地1亩以上,积极培育10—20户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散户发展成为产业大户,其中扶持发展5—10户贫困户成为产业大户。

艰苦创业

脱贫攻坚持续发力

目前,太和村有4大种植产业、4大养殖产业,致富带头农户8户,有1个市级家庭农场(佰亿印象家庭农场)、3个专业合作社(临凤幽谷种养专业合作社、智博专业合作社、阳洋康养专合社),花椒种植面积达500亩3万株。

“我们村通过学习江津区发展花椒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现有花椒基地的基础上,抓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机遇,进一步壮大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裕。”太和村第一书记张希孟说。

大渡口镇除了鼓励各村外出学习产业发展,还要求按照“一户一策、一户多策”进一步深化对脱贫户精准帮扶,坚持按“农户所需、农户所能、农户所愿”的方式,帮助脱贫户发展种植养殖(短期+长期)产业,不断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同时实施“种养循环,集中集片集约”发展模式,不断深化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和旅游产业等的融合发展。

从走出去、会学习、引进来,到自主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大渡口镇脱贫攻坚正持续发力。

新闻推荐

五千年云鹤长鸣九万里风鹏正举

东至县第一中学501班郑蓉指导老师:洪峻回望百年前,鸦片战争的魔爪撕开了中国国门,甲午风云的炮声仿佛仍在耳畔激荡,卢沟桥的...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